【佛門攬勝】臨濟護國禪寺 文/莊曉明 |2025.06.06 語音朗讀 4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梵鐘四周鑄有鐘銘、乳丁紋與金剛菩薩像。圖/莊曉明鐘樓仍保留著江戶時代的風格。圖/莊曉明大雄寶殿是國內現存最大的日本時代佛教木構建築。圖/莊曉明大殿內部簡約的木造結構,古樸而莊嚴。圖/莊曉明 文/莊曉明臨濟護國禪寺,位於台北捷運圓山站旁邊,是台灣唯一官方冠以「護國」之名的寺院。寺內的大雄寶殿,是國內現存最大的日本時代佛教木構建築,採用重簷歇山頂建築工法蓋成,一九一二年正式啟用,後來成為當時臨濟宗妙心寺派在台傳教之處。第一任開山住持梅山玄秀,受到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邀請,從愛知縣來台宣教。這間禪寺,當初是由板橋林家的林熊光購地捐贈所建。雖然寺院成功躲過二戰的侵襲,但上世紀八○年代台北在規畫捷運路線時,為了配合動線,臨濟護國禪寺不得不改動大門方位,大雄寶殿也被迫從坐北朝南改為今日所見的坐東朝西,破壞了舊山門進入正殿的軸線。不只大殿改動方位,連帶內部一些禪房也必須順勢位移,使得部分建物不堪移動而損毀,慘遭被拆除的命運。大殿主祀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東單供奉千手觀音、韋馱菩薩,西單則是奉祀地藏菩薩、伽藍菩薩。大殿右側懸掛一只梵鐘,四周鑄有梅山玄秀所撰之鐘銘以及乳丁紋、佛像與金剛菩薩像。這座鐘原本懸掛在寺院入口的鐘樓,此鐘樓仍保留著日本江戶時代的風格。古蹟內部平常不對外開放,只能從外面的廊道往內探視。而為了保護大殿的木造構造,在屋頂邊緣懸掛一串串「鎖樋」(日式落水練),下雨時可以透過這個裝置將水排出,避免屋頂積水損壞整個結構。此外,寺內還保存了日本時代「台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的九座石佛像。若沒有其他後來改建的建築物,光是大雄寶殿、鐘樓、石佛所形塑的氛圍,很容易讓人有身處日本的錯覺呢!下次若有機會,不妨順道前來禮佛,感受百年佛寺的莊嚴。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古德傳法】濟公癲僧亦菩薩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4【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9社論--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07.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采風】漫遊西西里神殿谷【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時光飛逝】展翅高飛【書藝心語】 消除煩惱【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翰墨天地】種樹樂培佳子弟【寬鼎畫語】風中的記憶 作者其他文章【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生活快門】觀植栽 觀自在【光影紀事】 老派文人的賀禮【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重新詮釋腦定義【時代顯影】嘉南塾與神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