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量】勇氣是幸福關鍵

 |2024.04.07
249觀看次
字級
以勇敢面對挫折,成為更堅強的自己。圖/123RF
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且不在意別人的課題,才能讓心更自由。圖/123RF
人生的歷程,並不僅僅在於成功的瞬間,而是完整的實現過程。 面對挑戰需要培養勇氣,勇氣是一種克服困難的能力,能在實踐中逐漸養成。圖/123RF
少給別人添麻煩的確是一種良好的本質,但適度請求他人的幫助,也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出生於奧地利的心理學家,他所開創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為所有與人際關係相關的問題,提供通往幸福的途徑。面對挑戰需要培養勇氣,勇氣是一種克服困難的能力,能在實踐中逐漸養成。只要坦誠,以勇敢面對挫折,成為更堅強的自己,任何一種方式都行,生命不是一條單行道,人人有權利往更好的方向去。

個體心理論點

阿德勒心理學是一種動態的心理治療方法,相較於描述性方法專注於研究觀察到的事件,動態方法更關注於探究個人行為的底層原因。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重點,是將每個人視為由環境塑造的獨特個體,而不是將人分到主觀的系統中,而其中有3個重要的關鍵論點。

優越與自卑: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受到追求優越感的驅動,而早期與家庭、同儕和成人的互動,能形塑出心理的自卑感和優越感。面對自卑感自然的反應是產生補償作用,透過發展自己的能力,來克服真實或想像中的自卑。

社會脈絡:阿德勒也強調理解個體社會脈絡的重要性,包括出生順序、生活方式和親子教育等。他認為,獲得歸屬感、感受自我重要性的存在感,是驅動人類行為的動力。

個體唯一性:阿德勒將所有人視為獨立的個體。他關注塑造個體的外部和內部過程,這些因素都可能對人格產生影響,這使他與弗洛依德著重個人病態因素的精神分析方法有所不同。

挑戰人生革命

阿德勒心理學否認「心理創傷」的存在,一件事情是創傷還是經驗,會因定義不同而有不同結果。一個人決定要如何生活,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都是自己所選擇,但卓越並非是透過與他人競爭來實現。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且不在意別人的課題,才能讓心更自由。

●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在阿德勒的理論裡,並非心理創傷或是任何不幸造就現在的自己,而是自己「創造」了心理創傷和不幸。能夠改變你的,其實只有你自己。

● 問題來自人際關係

世間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無法認同自己的人,常常都是因為害怕自己不被人接納,而選擇先否定了自己。因為缺乏自信,而選擇封閉自己。

● 不干涉別人的課題

阿德勒認為人際關係的紛爭,大多是因為干涉他人課題所致。關於自己的人生,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至於別人對我們做出什麼評斷,那是別人的課題,無法干預。

● 無條件的信任關係

阿德勒認為,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是「共同體」,而不是競爭對手。人們總在每日生活中汲汲營營與他人競爭,其實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無可取代的,試圖擊敗他人,並沒有意義。

● 人生幸福取決自己

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善」而行動,但這個「善」是依自己的價值觀和想法而產生,未必是普世價值。換言之,所有的「幸福」與「不幸」,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 認真活在每個當下

阿德勒心理學另一個重要的觀點——「甘於平凡的勇氣」,尤其是專注於「當下」,人生最重要的是「現在」。人生的歷程,並不僅僅在於成功的瞬間,而是完整的實現過程。



富蘭克林效應

有人總是擔心帶給別人麻煩,但你可知道,其實有些人際關係是麻煩出來。不麻煩別人,關係就無從建立,這就是所謂「富蘭克林效應」。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的富蘭克林就洞察到這一點。

求幫忙 化敵意

18世紀末期,富蘭克林還只是一名議員,他在議院發表演講時,有一位議員完全反對他的意見,並且激烈地批評富蘭克林的觀點。富蘭克林知道這位議員固執難纏,卻非常想爭取他的認同,但富蘭克林採用一種另類辦法。

他打探到這位議員家中收藏了一本絕版的稀世珍書,於是他恭敬地寫了一封信,信中隻字未提政治上的意見,只說對議員家的這本藏書興趣濃厚,不知能否借來看幾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議員二話不說便把書送過來。富蘭克林於一周後歸還書,並附上一張字條,表達感激之意。

之後,雙方的關係因此產生了變化,這兩位議員化敵為友,對方也表達了對富蘭克林的認同,最後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友誼持續一生。

好關係 靠麻煩

富蘭克林說:「曾經幫忙過你一次的人,會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再幫忙你一次。想取得支持,那就先找他幫個忙,事情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這也許顛覆了大家的認知,但這種特殊的心理現象,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隨著心理學的發展,此效應得到了驗證,這個顛覆人們原有認知的心理現象,如今廣泛運用在人際關係中。

常以為麻煩別人會給他帶來困擾,從而引起對方反感,所以盡量不請人幫忙,甚至寧可選擇放棄,也不願意麻煩別人。但實際上,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沒有互相麻煩,關係就無從建立。讓他幫你一個忙,這會讓他感受到被認同和重視,能夠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我們通常認為「禮尚往來」,只要不斷付出就能得到回報,所以想要討好他人,總是一直付出,但結果往往卻不如人意。實際上,付出在人際關係模式不一定適用,一味付出可能得不到回報,但根據「富蘭克林效應」,讓別人為你付出反而可能更有效。

少給別人添麻煩的確是一種良好的本質,但適度請求他人的幫助,也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想要與人建立良好關係,那就請他幫你一個忙吧!讓他為你付出,進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由此重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