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之源】積極樂觀 潛在祕訣

 |2024.04.14
259觀看次
字級
當感到壓力大或不開心時,透過了解自己來創造幸福感,也能讓生活變得更快樂。圖/123RF
積極與悲觀的差異在於面臨挑戰時,積極樂觀的人具有一種潛在的信念,因此可以承受挑戰。圖/123RF
如果提早了解自己的「大腦類型」,可以幫助你成為更容易感到幸福的人。圖/123RF
想要長久地感到快樂,最好善待他人,當為他人做貢獻或服務時,會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面對生活的困境時,一般人總認為「要往好處去想」,但要能夠隨時保持積極的情緒,似乎說時容易做時難,尤其是事情無法掌控的時候。心理學家帕特里夏‧湯普森(Patricia Thompson)博士認為,我們應該對世界保持樂觀態度,並相信自己具有韌性。積極與悲觀的差異在於面臨相同的挑戰時,積極樂觀的人,具有一種潛在的信念,因此可以承受挑戰。

湯普森表示,樂觀會使人身體更健康,在工作方面更加成功,並且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主要是因為積極向上會讓人變得更堅強,如果堅持不懈,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如何才能擁有正能量?研究指出,只要對日常生活進行一些調整,將有助於你成為更積極的人。

尋找快樂動力

臨床心理學家埃里‧奧利沃夫(Erin Olivo)博士說,當你感到悲傷或生氣時,通常這種情緒很快就出現,但快樂較不容易覺知,歡樂的情緒可能需要由特定的活動或事件觸發。什麼會讓你感到幸福?奧利沃夫表示,每個人都必須清楚自己快樂的原因,一旦知道這些誘因,就可以積極尋找方法。

保持感激之情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曾經發表的相關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使人變得更積極,例如記錄感謝日記,可在每天晚上花幾分鐘寫下心存感激的3件事。這種做法不僅會鼓勵人們欣賞生活中的積極時刻,而且也開始關注整天感激的事情。不過,奧利沃夫建議,要盡可能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這些正面能量會讓人感到精神煥發 。

飲食睡眠運動

利用時間走進大自然,能為心情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據研究發現,每周到戶外2小時,有助於身體和精神健康。不過,即使是在公園裡輕鬆散步,也能達到效果。奧利沃夫將運動、正確飲食和充足睡眠稱為「母親箴言」,事實證明,這些基本需求都有助於減少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

嘗試靜坐冥想

事實上,如果你想要更長久地感到快樂,最好保持「善待他人」的心態。當你為他人服務或貢獻時,會產生更多的多巴胺。湯普森和奧利沃都建議,要讓身心保持寧靜,做冥想練習可以幫助集中精神、保持正念,而不是關注負面情緒。

平靜面對逆境

據科學研究顯示,無論有多麼不滿意,微笑可以使人情緒變好。行為本身會向大腦發送訊號,幫助平息可能遇到的負面想法,並釋放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從而帶來溫暖和平靜。當遇到挫折時,湯普森博士建議要說這類話,例如「我可以做到」、「我要盡力而為」、「我一定會成功」。奧利沃夫說,訓練大腦做從沒想過的事情,嘗試重新改變大腦的自然本能,將有助於更順利度過難關。



5種大腦類型

人人都想得到快樂,但要怎麼做才會快樂?腦神經科學專家丹尼爾‧亞蒙(Daniel G. Amen)指出,了解5種「大腦類型」(Brain Type),就能找到自己專屬的幸福。從腦神經科學角度的見解和看法,人會因為哪些行為而得到幸福感,其實都與「大腦類型」有關。

幸福儀式感

所謂的幸福,通常與新奇有趣的經歷、感恩、成就感、幫助他人等有關,但大多數與幸福相關的研究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指標,那就是,應該要針對個人的大腦類型,擬定創造幸福感的策略。

丹尼爾表示,過去與幸福相關的研究普遍指出,人們能不能感受到幸福,其實有一半原因是取決於自己的習慣和心態,但大部分時間是可以主動地為自己創造幸福感。因此,如果能夠提早了解自己的「大腦類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幸福儀式感,或許可以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容易感到幸福的人。

5大腦類型

丹尼爾透過分析15萬份腦部單光子斷層掃描(SPECT)影像後,發現5種影響人類行為、同理心和整體人格的大腦類型。

◦平衡型大腦:這樣的人情緒穩定、頭腦靈活、做事專注,能準時完成任務、信守承諾,能夠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但由於他們遵守規則,不願冒太多風險,所以創造性、突破能力不強。

◦衝動型大腦:這類型的人傾向於衝動行事而不遵循固定安排,不相信規則,所以更有可能擺脫固有思惟模式。他們是風險承受者,但有時會因此而陷入麻煩,由於興趣範圍廣泛,很容易分心,因此難以發揮最大潛能。

◦執著型大腦:這類型的人能把所有事情做好,意志堅強,不願意接受否定回答。只要遵循常規,在大多數情況都能取得成功;但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會變得焦躁不安、擔心太多,對過去受到的傷害念念不忘,容易與人發生爭論。

◦敏感型大腦:這類型的人對人和動物有強烈的同情心,很容易被聽到或看到的事物感動,但也容易產生負面想法。由於他們是高度敏感的人,有時需要一些時間來恢復內心的平靜和養精蓄銳,因而常被誤解。

◦警惕型大腦:這種類型的人,由於大腦的焦慮中樞活性增強,這通常與γ-氨基丁酸的水平降低有關,使得他們容易成癮和焦慮。而他們害怕被拒絕,需要幫助,所以總是尋求安全感。

然而,大腦分類並非絕對,有些人會同時表現出幾種特徵,所以不必過於在乎自己屬於哪一類,當愈來愈了解自己的「大腦類型」之後,就能慢慢找到讓自己感到幸福的方法。當你感到壓力大,或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透過了解自己來創造幸福感,也能讓生活變得更快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