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2日舉行理監事聯席會議,與會有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人間福報》發行人慧傳法師(前排右3)、公會理事長暨《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前排右2)、常務理事劉瑞麟(前排右1)、常務理事郭慶璋(前排左1)、常務理事劉本善(前排左2)和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客座教授黃肇松(前排左3)等人。圖/人間社記者慧裴
妙熙法師(前排)率資深媒體人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第30屆第4次理監事聯席會議,8月2日晚間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召開,35位理監事、資深媒體人出席;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人間福報》發行人慧傳法師接心,引領認識佛光山,公會理事長暨《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主持會議。會中,大家對於公會舉辦的「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所發揮的正面影響力表示肯定。
妙熙法師表示,明年公會成立60周年,佛光山也將迎來開山60周年。計畫出版專書,邀請媒體先進、社會賢達,記錄台灣媒體60年發展史,以及辦理講座,宣揚媒體理念與使命。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客座教授、「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競賽評審主任委員兼召集人黃肇松表示,在歷任理事長努力、《人間福報》近2年經營下,「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熱度愈來愈高。今年會員組參賽達到228件,學生組呈倍數成長。對一名老新聞工作者來說,他看到了「奇蹟」。
報導社會光明面 造就善循環
常務理事正聲廣播公司董事劉本善表示,這2年《人間福報》、佛光山,加上和原本報業間的關係、義工的支持,給予公會力量做有意義的事。《人間福報》的報導是為了社會環境永續經營,還有「三好」,其走向與社會光明面報導初衷一致。
慧傳法師講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辦教育開山,但最初這裡還被說「鬼都不會來」,大師認為「佛來就好」。以智慧破除風水禁忌、扭轉大眾對佛教的印象,大師面對逆境從不退卻,想法始終是光明面的。以及「做好事」可以感染許多人,如大師為幫忙農民舉辦國際水果節,當初買下佛光山這塊地,也是為幫助一對越南華僑夫婦的困境。其慈悲是自性流露,為了眾生好,更造就善的循環。社會光明面報導本質亦是如此,也契合大師說人間佛教是「淨化的、善美的」。
公會祕書長段家麒工作報告和議案討論,包括辦理「11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競賽。妙熙法師表示,此獎項有助提升正向影響,也是公會的重要價值。
與會有常務理事前鋒招標日報社社長郭慶璋、常務監事人間福報社數位部總編輯婁靖平、理事復興電台總台長李淑蕙及教育廣播電台總台長黃月麗等。
貴賓有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洪瓊娟、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點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張光斗、台灣尤努斯基金會董事長蔡慧玲、前泰國《世界日報》社長邱光盛、資深媒體人陳國祥等。
傳播正向能量 心靈洗滌之旅
8月2日至3日安排參訪,一行人抵達後即前往禮拜星雲大師,以及「走讀歷代大藏經」、普賢殿茶禪等。翌日參訪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敘述建館因緣,殿堂祈福、抄經等。
閃星耀木科技公司董事總經理羅法平,認為大師具備國際觀和大格局,如同社會光明面報導,能傳播人間佛教的正能量,相信是大師一生的心願。
他現正致力改編大師著作《玉琳國師》的微短劇《世世動了心》,希望或許有人會因劇中一句話深受感動。
前《聯合報》副刊組主任宇文正說,這是一趟心靈洗滌的道路,可以在一個安靜平和的環境,向佛陀、觀音,訴說內心最深切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