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攬勝】報國寺:峨眉山進山門戶 文/郭詠澧 |2025.07.16 語音朗讀 1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七佛寶殿內脫紗塑造之佛像。圖/郭詠澧報國寺雄偉山門。圖/郭詠澧黃庭堅所書四幅〈七佛偈〉木刻條屏。圖/郭詠澧 文/郭詠澧報國寺,是峨眉山進山的第一座寺廟,遊峨眉山的起點。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一五七三~一六二○),原名「會宗堂」,取儒釋道三教會宗之意。康熙四十二年(一七○三),帝取佛經「四恩四報」中「報國主恩」,御題〈報國寺〉金字匾額於山門而易名之,康熙御筆磅礴大氣。報國寺紅牆環繞,南北走向的五重殿宇建築群依山而建,氣勢雄偉。沿中軸線分布著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七佛寶殿、普賢殿及藏經樓,層層遞進,莊嚴肅穆;建築兩側有僧舍客房,環繞著吟翠樓、待月山房、花影亭、七香軒等庭院園林建築。一院一景,布局精巧嚴謹,建築風格融合明清皇家氣派與佛教文化元素。報國寺山門是峨眉山諸寺廟中最雄偉的,面闊五間,中三間設門,正中屋簷下高懸康熙御筆〈報國寺〉金匾,兩側〈鶴駐雲歸〉、〈普放光明〉等匾額,體現了佛道交融的意境。七佛寶殿供奉七佛之像,皆丈六金身,莊嚴慈祥,採用脫紗塑造工藝,僅重約十三公斤,質輕且防蟲防腐,展現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殿內兩側有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書寫的四幅〈七佛偈〉木刻條屏,筆力展勁,內蘊禪機。佛龕上有幅最短楹聯「一合相,兩足尊」(註),此三字廟聯可謂聯短意深,以佛理概括世界本質與修行的境界,古拙樸實、一語天然,堪稱上乘之作。寶殿下方矗立十四層高的紫銅華嚴塔,通高七公尺,塔身鑄有小佛像四千七百尊和《華嚴經》全文。寶殿後方有尊明代永樂十三年(一四一五)景德鎮窯燒製的千葉蓮台大瓷佛像,高二‧七公尺,佛身披千佛袈裟,象徵「一花一世界,千葉千如來」,是非常罕見的大型瓷質佛像。山門對面的鳳凰堡有座紅柱六角重簷鐘亭,亭額懸掛〈聖積晚鐘〉橫匾。亭內紫銅鐘,係聖積寺高僧別傳禪師鑄於明代嘉靖年間(一五二二~一五六六)。鐘口直徑二‧四公尺,呈十二片蓮花瓣型,鐘身重十二‧五噸,內壁鑄《阿含經》與偈語,外壁鑄刻晉朝至嘉靖歷代帝王高僧名諱,被稱為「巴蜀天府鐘王」。「聖積晚鐘」為峨眉山十景之一,鐘亭四周環繞百餘碑刻古碑林,與古樸巨鐘渾然一體。報國寺背倚鳳凰坪、前臨鳳凰湖,湖光山色與紅牆黛瓦相映成趣。寺外環境清幽,楠木成林,寺旁還有兩株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距今約一億八千年前中生代侏儸紀即存在,也是峨眉山最古老的木本蕨類,被考古學家稱為「活化石」。鳳凰湖畔另建有峨眉山博物館,展示峨眉山地質演化歷史、動植物與佛教文化物件,以及新石器時代石器、戰國時期青銅器等珍貴文物,被稱為「峨眉山百科全書」。峨眉山報國寺內深藏諸多寶藏,值得專程探訪。註:「一合相」為佛教語,出自《金剛經》,比喻實相、自性,或比喻佛。「兩足尊」出於《行集經》,兩足指福德與智慧,兩足尊亦比喻佛。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歷史點滴】被遺忘的歷史:故宮文物前進蘇聯(上) 熱門新聞 01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2【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3善念是財富 也是幸福之道2025.08.1004成都世運開幕 中華120選手征戰2025.08.0805佛光會訪越南 推人間悅讀、贈輪椅 2025.08.09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22025.08.0807蘋果含可溶性纖維素 有助降低膽固醇2025.08.0808美國課徵晶片關稅100% 台積電豁免2025.08.0809新馬寺無肉夜市 逾2千人響應2025.08.0810天旋地轉、惡心嘔吐 小心眩暈症找上門2025.08.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門覽勝】章嘉大師紀念堂【書藝心語】認真【大江南北】尋訪蘇州耦園【翰墨天地】持身如泰山九鼎【佛光藏珍──走讀金陵刻經處】佛光藏珍【文化印象】成都望叢祠:古蜀文明千年回響 作者其他文章【文化印象】成都望叢祠:古蜀文明千年回響水上通行日益進步【佛門攬勝】常州千年古剎:天寧禪寺大圓環建築【佛門攬勝】峨眉金頂菩薩道交子 世上最早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