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夏美術館位在華麗的巴洛克宮殿裡。圖/陳雲和
文/陳雲和
二○二五年初新開幕的「慕夏美術館」,坐落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舊城區一座十八世紀的巴洛克宮殿Savarin Palace裡,是世界上唯一專門展出慕夏作品的美術館,收藏了不少他未曾公開的作品,包括早期油畫、手繪草圖等。
阿爾豐斯‧慕夏(一八六○~一九三九),出生於捷克摩拉維亞區的猶太家庭。是捷克插畫家與平面藝術家,他的海報作品,擅長以唯美線條畫出優雅女子,周邊裝飾花草,呈現出華麗細緻的柔美風格,被推崇為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的代表人物。
慕夏一八八八年留學法國巴黎,一八九四年,因緣際會在耶誕假期替明星莎拉‧伯恩哈特即將演出的歌舞劇設計海報,因獨特風格一舉成名。除了海報,他還接獲許多設計案如布景、服裝、首飾等,成就非凡,更曾獲得奧匈皇帝和法國政府授予的騎士榮譽勳章。
二○二五年秋天,我走進Savarin Palace一角,依標示步上台階,來到華麗的慕夏美術館。不大的空間裡,我站在慕夏為莎拉‧伯恩哈特設計的歌劇海報前,〈吉斯夢妲〉、〈茶花女〉、〈托斯卡〉、〈哈姆雷特〉……每一張畫都以柔和夢幻的線條突顯出劇目特色,超越了一般海報的美學層次。
一九○六年慕夏造訪美國,為上流社會女性繪製肖像。五年後,他放棄了因商業繪畫建立的聲譽,在五十歲時攜家人返回捷克,為布拉格的劇場和地標設計了許多裝飾畫。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建國,慕夏為新生的國家設計了郵票、鈔票以及官方文件;創作時間長達十五年以上、頌揚斯拉夫歷史的〈斯拉夫史詩〉系列巨幅繪畫,也在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十周年時獻給首都布拉格,後收藏於摩拉維亞的庫倫洛夫城堡。
展場後端,以一面巨幅的照片拼圖介紹〈斯拉夫史詩〉的創作情景,彷彿預見了慕夏與我下一次的相遇。
一九三九年,捷克被德國併吞,全國實施德文教育,慕夏則藉由海報展現民族意識。例如一張彩券海報上,一位垂頭喪氣的婦人身旁站著生氣的小女孩,她用左手夾著課本、右手拿筆,瞪大的雙眼似乎在控訴:為什麼上學不能用捷克文?
一九三九年德軍進入布拉格後,慕夏是第一名被逮捕的藝術家,並在一連串的審問中感染肺炎,同年七月即因病逝世。
慕夏認為,藝術的存在,是為了傳遞精神上的訊息。他說:我的創作目的從來不是為了拆解,而是為了建構、搭建橋梁;我們都必須懷抱希望,相信人類會更加團結,而這種團結,將因相互理解而變得更容易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