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鄉之旅 文/耘之 |2023.08.22 語音朗讀 13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原本可能被遺忘在溪床的石頭,化身作畫媒材。圖/耘之 原本可能被遺忘在溪床的石頭,化身作畫媒材。圖/耘之 部落風光。左上角為玉山北峰,其右方看似不起眼的小尖山為玉山主峰。圖/耘之文/耘之難忘那趟旅程。暑夏,車子在台21縣道彎彎繞繞,往望鄉部落而去。原本是隊友S私下想去的行程,但她想,與其夫妻倆人去,不如問問隊友們去不去,於是,雙人行就變成團體行了。望鄉,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一個布農族部落。南投,一個我年少時極想飛出,飛出後卻又極想飛回的縣境。一個小時前,剛從熟悉的交流道下,一股想順道彎進娘家看看的衝動在心裡翻湧。但不巧,三嫂回澎湖去了,經過時勢必看到深鎖的門,因此沒跟隊友說出想望。原住民部落,於我總有股吸引力,孩子小時曾帶他們造訪南庄的鹿場部落、向天湖部落,在蘭嶼待了五天四夜,幾年前和隊友去了司馬庫斯……並未特別研究原住民文化,但十分嚮往部落的素樸氛圍,緩慢的生活步調,然後,心便跟著沉靜下來了。車子彎進部落,一面面圍牆深深吸引我,那是社區總體營造規畫出來的美麗圍牆。形狀不拘、大小各異的石頭,拼湊成人形、花木,原本可能被遺忘在溪床的石頭,紛紛被賦予藝術價值,化身作畫媒材,揮灑出一幅幅美好,即使未上色也頗富色彩。幾個小孩在路上玩耍,追逐,童真顯露無遺。「請問烏馬斯怎麼走?」進社區一下子了,感覺已過社區的精華區塊,我們卻一直找不到民宿入口,似乎迷路了。「烏馬斯,再往前走,在那裡。」路旁幾個皮膚黝黑、正在工作的原住民朋友,彷彿被問及的是自己的家,毫不需思考地指向社區邊緣的水田區方向;然而,不消幾分鐘,我們彷若置身荒野,車往邊上另一條小徑底的一家民宿開去時,依舊陷入茫然,而當我們決定再往裡開去,瞬即落進村緣的死胡同,進退兩難。怎麼會這樣?難不成那幾個原住民惡作劇,故意捉弄我們?曲折窄仄的田邊小徑,有的人指揮,駕駛夥伴戰戰兢兢,笑稱比考駕照還難;「誤闖事件」耗去大把時光;但大夥還是嘻嘻哈哈,不因減損遊歷部落的時間而氣惱,我喜歡這分共築的隨遇而安、心隨境轉。好不容易倒回民宿前,我們再度開口:「請問烏馬斯在哪裡?」未料對方竟回答:「這裡,這裡就是烏馬斯」;但門口牌子明明標著「谷盧巴」。到底怎麼回事?我們嚮往部落風光,特地遠道前來,卻得到這樣的「迎賓」待遇?莫非為了互搶生意,可以不擇手段至此……抵達預定的民宿,已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故事從民宿主人口中滔滔而出,疑惑有了答案,換來一陣哄堂笑聲。原來,主人的父親多年前便以「烏馬斯」之名開起民宿,不意這些年,幾個以高山嚮導為業的鄉民都因《MIT台灣誌》節目而名聲響亮。而偏偏,我們一路問著「烏馬斯」時,始終沒加上「民宿」二字,而鄉民聽問「烏馬斯」。總直接聯想到高山嚮導「烏馬斯」。陰錯陽差,加上我們預訂的民宿設於岔路口的指標牌偏偏壞朽,不見了,因此有了這段足以回味一輩子的「望鄉插曲」。在部落移動,彷如走踩藝術村,一面面直書家族故事或祭儀時程的石牌紛紛引人停步;車行中滑過眼簾的梗概,在踏行中得以細細瞧清楚——「祖先是部落首當村長 延續下一代也是部落首當拔河隊的教練」、「祖先曾定居邁阿尚 以打獵維生 下一代是登山高手」、「祖先是部落的頭目 下一代以放陷阱取得山上動物 有陷阱王之稱」……莞爾中想起出發前特地重看的《MIT台灣誌》節目內容:日治中期,日本人將族人強遷至現居地的時候,先人發現漫山遍野的楊梅樹(布農族語 kalibu/卡里布),於是便稱此地為卡里布灣(kalibuan)(註)……走過千歲吊橋,跨過分隔兩個部落的阿里不動溪,往久美部落而去,一輛發財車擦身而過,車斗上七彩的新鮮藜麥隨著車行跳盪,舞弄迷人色彩;路旁番茄園裡紅綠果實叮叮咚咚垂掛於綠葉間;回到望鄉部落,一個婦人正在整理剛採收的四季豆,準備送往青果社,我們趕緊詢問,採購了第一手鮮嫩。晚間,訂了布農的野菜風味餐,在「慢午廚房」口嚼野味時,眼瞄圈圍著店招海報的野菜名:昭和草、大花咸豐草、野莧、車前草、龍葵、火炭母……,我的心思早回到野菜滿布的鄉野,邊玩邊摘野果入口的童年。回味著與野菜擦身的記憶,想起有陣子母親聽說龍葵對身體很好,於是每天摘採嫩葉煮湯吃,直到有一天,邊吃邊在湯鍋裡發現一條被煮熟了的綠蟲,從此對野菜敬謝不敏的趣事。清晨,大夥還在賴床,我獨坐民宿外平台,看雲霧變換中的部落風光。陳有蘭溪在下方流淌,一座隱身疊翠山巒、在雲霧中忽隱忽現的尖尖的山便是──玉山,是我們曾經摸黑攻頂、在山巔觀覽日出的巉巖峻稜,是被迫從中央山脈遷來的部落人民心中的故鄉。記起湊家苗的小說《望鄉》裡,繞著瀨戶內海的「白綱島」那些離鄉的人、留鄉的人、離開後再回鄉的人,想起老家就在和玉山緯度相當的西南方位置,而我也是個十五歲離鄉後便經常渴望回鄉的「望鄉之人」。用完早餐,看滿園的南瓜吊掛棚架間,在民宿摘採木瓜,沉浸鄉土野味,感受部落的素樸與靜謐。整裝離開,往下一個行程前進,望鄉,已深烙在心底。註:根據報載,望鄉部落已成立為「卡里布安村」。♣ 前一篇文章 【7-8月主題徵文——夏日】夏日藍調 下一篇文章 【台語 詩】洗魂舒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 作者其他文章紅豔的故事花鳳蝶流蘇花開季節雨日河堤紀事【登山筆記】走過二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