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郎說菜經】 瓠、匏、扁蒲 葫蘆裡賣什麼瓜 文/廖炯程 |2025.09.06 語音朗讀 25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表面有絨毛表示新鮮,瓜藤愈粗愈好 圖/廖炯程瓠 圖/廖炯程扁蒲 圖/廖炯程匏 圖/廖炯程 文/廖炯程瓜類的季節,品項豐富,價格也不貴。市場最常見的是「扁蒲」,相信很多人看到的字都不同,其實它們長相也不同,中直筒長形的是「瓠」,全身胖得圓鼓鼓的叫「匏」,頭瘦卻水桶腰的是「扁蒲」,而瘦腰身的就叫「葫蘆」,但是菜市場統一寫「蒲仔」念「ㄅㄨˊ阿」。有句話說「葫蘆賣什麼藥」,來自古時候藥品保存不易,放在陶罐木箱,不便攜帶且易受潮,但放在密封性高的葫蘆裡,能保持藥物的乾燥。以致郎中四處行腳治病時,總會把藥丸子裝在葫蘆裡,「藥葫蘆」就成了醫師開業標配。葫蘆也是最早的天然水壺。新鮮的蒲瓜富含多種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和豐富的膳食纖維,同時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常見的料理方式有大火快炒、煮湯。日式料理喜歡做成蒲瓜乾,用在壽司捲上,燉菜或是涼拌,被視為養生、瘦身的健康聖品。最常被顧客問到扁蒲變黑現象,大多數的瓜類切開後都有氧化問題,輕微的慢慢變黃,不賞臉的直接黑化給你看,所以建議一餐煮完,如果煮半顆剩半顆,一定要先包保鮮膜貼緊,避免跟空氣接觸,再放入冰箱。也可用油脂包覆,再大火快炒,也比較能夠對抗氧化喔!挑選原則1.藤愈粗愈好。2.腰身曲線不要太凸(籽才會幼) 。3.屁股花愈黃愈新鮮愈嫩。4.表面帶有絨毛表示新鮮。 前一篇文章 【節氣養生】 白露 掌心的甜糯 五穀黏豆包 下一篇文章 【蔬食百味】 田園豆包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8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青蔬好味】市場小確幸 海苔黃瓜大滿足【蔬活日常】植物之肉 毛豆【節氣養生】養藏溫補 桂花蜜小米糯藕【蔬食百味】番茄菇菇薑黃炊飯【賣菜郎說菜經】豌豆家族123【逸饗蔬食】麻辣鮮香 台版巴適小麵 作者其他文章【賣菜郎說菜經】豌豆家族123【賣菜郎說菜經】 銅板價佳餚 清爽豆芽菜上桌【賣菜郎說菜經】低GI值冬粉 減醣好幫手【賣菜郎說菜經】櫛瓜 南瓜家族的瘦子【賣菜郎說菜經】大白菜黑點點 是病還是寶【賣菜郎說菜經】麻竹筍 鮮嫩正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