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

陳玲芳 |2025.10.29
121觀看次
字級
維持「吃好、睡好、多動、紓壓」四大生活原則,是守護腦部健康的根本之道。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上了年紀,容易忘東忘西,一轉身就忘了剛剛要做什麼事情。如果情況頻繁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小心失智症上身。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健忘是正常老化或壓力,也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前者在提示後可以回想起來,失智則是想不起某些生活片段,甚至記憶混亂。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症成為最受關注的健康議題之一。亞東醫院副院長張至宏與鄭乃源醫師皆指出,現代醫療已可結合人工智慧影像分析、基因檢測與血液生化指標三大技術,協助醫師提前洞察腦部異常、延緩退化。從AI輔助影像到個人化風險評估,醫界正以科技力量守護記憶與尊嚴。

早發現 愈能爭取黃金治療期

亞東醫院與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今年攜手啟動「阿茲海默症核醫影像AI分析及篩檢研究合作計畫」,整合核醫功能影像與AI判讀技術,打造智慧醫療新模式。張至宏醫師指出,AI能從腦部影像中自動辨識血流異常,協助醫師在病程初期就發現退化徵兆,「愈早發現,愈能爭取黃金治療期」。

吃好睡好多動紓壓 4招護腦

國原院開發的「ECDaim」影像分析軟體,能以專利演算法比對常模資料庫,自動突顯細微異常區域,並快速生成Z-score報告與三維定位圖,與專家判讀一致率達九成以上。亞東醫院核醫科主任汪姍瑩補充,目前AI系統已正式導入臨床並持續優化再訓練,確保診斷更穩定精準。

除了影像分析,鄭乃源醫師指出,基因檢測可用於評估失智風險,其中Apo E基因的ε4型與阿茲海默症關聯最深,若同時攜帶兩個ε4型者,罹病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0∼15倍。

鄭乃源強調,Apo E檢測屬於「風險提示」而非確診工具,了解自身基因體質能幫助民眾提早調整生活方式,包括規律運動、均衡飲食與維持睡眠品質,以延緩腦部老化。他提醒,無論科技如何進步,維持「吃好、睡好、多動、紓壓」四大生活原則,仍是守護腦部健康的根本之道。

阿茲海默症主要致病因子為乙型類澱粉蛋白與濤蛋白(Tau)。近年新興的血液檢測技術可量測p-tau217指標,協助醫師偵測早期神經變化。張至宏指出,隨著阿茲海默症抗體新藥問世,早期確診的重要性更高,而AI輔助判讀與生化檢測的結合,將成為臨床診斷的新趨勢。

張至宏表示,亞東醫院的AI影像系統不僅提升診斷效率,也象徵智慧醫療落地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將持續深化AI在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應用,並與基因及血液檢測等多重分析整合,讓醫師「更早看見變化、更快啟動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