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象空間】襲園美術館 靜待成景的植栽美學 文/李幸芸 |2025.07.06 語音朗讀 10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鹿角蕨自然生長 圖/青埔襲園綠植牆面 圖/青埔襲園戶外平台讓人森呼吸 圖/青埔襲園為盆栽設計了各式「置」 圖/青埔襲園綠植與雕塑 圖/青埔襲園曲水流觴 圖/青埔襲園轉角也讓人驚豔 圖/青埔襲園荷塘 圖/青埔襲園綠建築青埔襲園美術館 圖/青埔襲園 文/李幸芸 作為建築設計的核心基地,「青埔襲園美術館」也是藝術展場與創作工作坊。館舍秉持綠建築理念,實踐生命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陽光、空氣與水,並將植物隨四季更迭的色彩融入建築語彙,展現出蘊藏東方美學精神的和諧與雅趣。建築的正西側不開窗,僅由東面自然光穿透底層空間,引入柔和的間接照明。白日裡,仰賴豐沛的自然光源,使室內明亮清朗、氣息舒暢。隨著日升日落、光影流轉,空間表情瞬息萬變,也成就了青埔襲園「山影隨行」的設計靈感來源。這兒也為盆栽設計了各式「置」——一張桌面、一條板凳、一把小几,甚至嵌在牆上的平台,都可成為「置」的所在。「置」不僅是物品的停駐點,更是刻意安排的視覺焦點,有如長廊中的頓點,或轉身發現的驚嘆號。這些「置」可擺放各種物件,館主最愛用來放置迷你盆栽。相較於園藝造景,盆栽的最大特色在於可移動性與靈活性,可隨活動或展覽自由更換,依空間脈絡重新構築視覺層次。那些本無風景的角落,透過自然點綴,更見靜謐安然。在襲園的每個空間,館主精心挑選獨具風格的植栽,讓植物與建築互動對話。抄經區選用小巧雅致的植栽,搭配其靜謐氛圍,烘托出清幽的靜心之境。館主辦公室前的挑高空間,放置了錯落有致的熱帶雨林植物,自然蓬勃地舒展生長,彷彿空氣也跟著降溫,讓人心生清涼。美術館西側,高聳的清水模牆面則為地披植物提供絕佳舞台,爬牆虎、薜荔與蔓榕,織出一幅幅流動的綠絨畫布。「花藝與盆栽,是可以隨處移動的風景。就像空間的配件,可以依據季節或展覽主題更替布置,製造角落驚喜、或是為一道牆畫龍點睛。」館主建築家李靜敏如是說。她喜歡讓植物回歸本質,如在山壁、幽谷自然生長——不刻意雕塑、造型,僅以陽光、微風與時間引導它們的樣貌。植物於是逐漸伸展出平衡與對稱,自然地表現出豐富層次。這是一場花道與建築之間的默契演出,處處流露顧盼有情的靜美。無所不在的綠建築美學,細緻地沉澱了觀者的心靈。水元素更是綠建築中的靈魂之一——庭園中蜿蜒的水景不僅回應建築設計理念,也營造出「流觴曲水」的意象。水聲淙淙,與光影一起書寫四季的節奏。每一層樓皆設有通往戶外的平台,讓人可以推門而出、深深森呼吸,與自然共處。植栽,置身其間靜待成景。建築也在時間中養成氣韻。這裡,是一場靜謐的邀請——歡迎來到青埔襲園,聆賞無聲卻深遠的自然低語。 前一篇文章 【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 下一篇文章 【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 熱門新聞 01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2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2025.10.2403建築師揮灑狂想 太空鴨降落南韓2025.10.2304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2025.10.2305【歲時.節氣】霜降──草木搖落露為霜2025.10.2306認識日本單位2025.10.2307越南中央佛教執委會 參訪光明大學2025.10.2308風電機庇蔭 聰明羊群躲陰影涼快2025.10.2309【相守一輩子】隨時調整心態 守護婚姻2025.10.2310【生活快門】巨石壓頂2025.10.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四季花藝聯想】秋色圖鑑 橙黃橘綠正斑斕【綠意行腳】很慢ㄟ金針花【生活創意】陶甕有藝思【植感時光】樹界急性子 雀榕的換裝秀 作者其他文章【四季花藝聯想】秋色圖鑑 橙黃橘綠正斑斕【憙‧願─山中花開】性靜情逸【憙‧願─山中花開】馨情•寸草春暉【憙‧願─山中花開】清明漫溯 踏青春生【藝象空間】當白瓷遇上花藝 【憙‧願─山中花開】春和景明 一碧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