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避暑賞冬皆宜 文/水珠兒 |2025.10.25 語音朗讀 10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翠峰湖美景天成,四季風情皆不同。圖/水珠兒太平山森林遊樂區有各樹種純林。圖中為紫葉槭林。圖/水珠兒太平山莊中央階梯,最高處便是宜蘭鎮安宮。圖/水珠兒直上高處的中央階梯,很考驗旅人的腿腳。圖/水珠兒夏日從入口處往見晴懷古步道漫步前行。圖/水珠兒往見晴步道沿途,冬日經常披著皚皚白雪。圖/水珠兒 文/水珠兒 多次造訪太平山,覺得它是春夏秋冬都合適前往的好去處。不論是漫步見晴懷古步道、入住太平山莊山毛櫸館、順遊宜蘭最高廟宇鎮安宮、健走檜木林及鐵杉林步道、搭乘蹦蹦車、賞無敵美景翠峰湖、秋天山林轉成一片金黃、冰雪紛飛的銀色世界……四季美景皆讓人讚歎!曾多次造訪太平山,只覺山林四季猶如不同人生階段,若將每一次所走的路線拼湊起來,便是台灣知名景點「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全貌。不過宥於版面,本文僅著墨於部分印象深刻的景點。雖然對太平山有很多記憶,今夏舊地重遊,完全「讓心歸零」,帶著一種全新體驗的心情,感受當下,欣賞每一個地方,每一分美景。這種沒有期待亦無太多想像的心態,感覺真好!見晴步道上卻見雨霧九月上旬,和先生童年好友三對夫妻檔驅車前往,午後車行至遊樂區售票口時,天空開始飄起細雨,眾人往目的地一路上行,雨勢卻愈來愈大。所幸抵達23.1K「見晴懷古步道」,只剩細雨菲菲,於是我們按原定計畫,打著傘在雨中漫遊。據說「見晴」之名源於:久雨初晴之際可遠眺奇峰崢嶸的聖稜線,加上午後此地常有瑰麗如詩的雲海,有時久陷白茫茫霧中,因而湧起渴望「見晴」的心情。見晴懷古步道全長0.9公里,因受颱風損壞,近日局部開放至750公尺處;當年整建之時保留山地運木材鐵道特色,沿途路徑迂迴曲折,歷史痕跡處處可見,得以觀山觀雲、探索自然、緬懷往昔。行走約莫一小時,原本濛濛細雨,不料返程最後一哩路竟轉為滂沱大雨,雨勢像是用倒的,雨傘無法抵擋,每個人淋得狼狽,衣服、布鞋、背包所有東西全部溼透了,微冷。慶幸的是,很快便能辦理入住,不至於受涼感冒,也慶幸大夥兒心態正向:「只感受,不排斥。」這個特別的生命體驗,頗有蘇軾《定風波》的心境:「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入住山莊且考驗體力太平山莊位於25.5K處,海拔2000公尺,為昔日太平山林場的行政中心,現為森林遊樂區內主要膳宿遊憩據點與行政管理中心。夏末的夜間溫度僅有16℃左右,需穿著薄外套。本次我們住宿所訂的「山毛櫸館」甫營運一年,位於行政中心旁,中央階梯右側第一排,乾淨整齊、景觀亦優,不過,餐廳位處階梯中段區域,晚餐、早餐上下各需200階左右,對於膝蓋或體力稍弱者而言,確為一大考驗。中央階梯兩側植滿「紫葉槭」,此為太平山莊特色。不同於秋天變色的楓紅,它於每年春天吐出新芽,長成深紫葉子,維持至10月間,秋冬時節逐漸落葉。紫葉槭在陽光穿透下,一片殷紅鮮明無比,孩子年幼時我初見此景甚是驚豔,當時正值七、八月份暑假,完全無法與秋冬紅葉聯想在一起。繼續拾級而上496階,抵達階梯最高處,便是宜蘭縣海拔最高的廟宇「鎮安宮」。造訪太平山多次,直到前些年我參加中正紀念堂步道班課程到此一遊,方知鎮安宮上方另有桃花源。階梯盡頭為「檜木原始林步道」入口,平緩好走,係避暑森林浴最佳景點;緊接著,則是我心心念念的「鐵杉林自然步道」,沿途古木參天、蓊鬱蔽日,然而此次同行成員,只有我勉強稱得上「健腳」,沒有人能陪我同行,於是我只好自己走上496階,在步道入口處拍照紀念,聊表思念。此外,搭乘蹦蹦車是前往太平山獨特的遊憩體驗,下車後漫遊「茂興懷舊步道」,輕鬆易行,挺適合不走階梯不爬坡這一群人,可惜蹦蹦車去年7月因凱米颱風受損後,歷經一年多災害復建工程,今年10月1日才又恢復全線通車。翠峰湖四季風情各異目前太平山莊可直達翠峰湖,車程約需40分鐘,此段景觀道路,終點至「翠峰山屋」為止,全長16.8公里。道路蜿蜒於海拔2000公尺的壯闊山林間,右方視野開闊,若能放慢車速,欣賞山嵐流轉,觀看雲海翻騰,「感受過程的快樂,一路看景到翠峰湖」,也是一種幸福。翠峰湖位處兩山之間,海拔1840 公尺,雨季時湖面達25公頃,為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聽說它晨昏變化萬千,四季風情各異,一般遊客僅停留片刻,難有深刻感受。數十年前,我大學畢業那年夏季,曾在翠峰湖畔露營(如今已禁止),適值颱風前夕,忽而湖上煙嵐飄渺,忽而湖面清澈無比,確實驚豔不已!至於「翠峰湖環山步道」長度3.95公里,步行時間約3小時,步道全程採用生態工法,近十餘年我曾走過兩次部分路段,太平山所有步道中,我最愛這一條山徑,兼具懷舊風情與原始生命力。前述露營那一次,當年並無步道等設施,我們在渾然天成、雲霧迷濛的山林中,直如電影《山中傳奇》場景般,令人難以忘懷……如今環山步道因風災受損僅開放局部,預計2026年才能全面開放。所以今夏,我們是自東口走到觀湖平台,賞景留影即返回,往返僅半小時。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四季景色迥異,各具風情。若想到此一遊,無論春季賞花、夏日避暑走步道、秋天看山毛櫸,或冬季追雪,事前做足功課縝密規畫,絕不會入寶山空手而回。 前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 木曾五木護樹典故 下一篇文章 【印象旅人】翠峰山屋 山毛櫸為芳鄰 熱門新聞 01如水的歌聲2025.10.1902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3【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祈福.勝尾寺2025.10.2006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7【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8【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9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10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象旅人】翠峰山屋 山毛櫸為芳鄰【印象旅人】 木曾五木護樹典故【海闊天空】 親身體驗德瑞之美【印象旅人】鬧區中的湧泉公園走訪三坑 省思黑白人生【印象旅人】盧比安納可愛的水龍頭 作者其他文章【生活 快門】金喜【生活快門】童心【人生課題】 坦然接受變老的未來【海闊天空】嘉明湖圓夢 喜見天使的眼淚【生活快門】 慢活遇見美好【生活快門】 鳳蝶,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