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面觀】大人、孩子一起學習

文/墨客 |2025.10.24
102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墨客

在和家長們進行親職教育講座時,儘管我是一位分享者,但我總會告訴自己,也會與在場的父母們提到:「不管是大人、孩子,我們都在學習。」

隨著時代的進步,有太多的新知,等著大人們來發掘,對於孩子,更是如此。然而,「學習」除了看得見的才藝、作品,有時,無形中的感化學習,更是大人、孩子都要具備的能力。

回顧這一年來的新聞事件,不難發現有諸多都是聚焦於「霸凌」的面向,無論是大人世界的職場霸凌、性霸凌,或是小孩之間的語言、肢體衝突等,其實有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情緒管理」不佳所導致的。

以大人而言,有時候主管講話不得體,破口大罵、語言攻擊,或是缺少異性相處分寸,就是因為情緒沒有管理恰當。倘若可以先緩和情緒的話,相信一定可以讓人我的對立,變得更加圓潤。

孩子也是一樣。我常跟孩子們說,說話前先三思,就算理直也要氣和。很多國小的孩子,因為不懂事,又或國高中的孩子,義氣用事、血氣方剛,所以常常衝動行事,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想想看,「情緒」是不是大人、孩子都要共同修習的課題呢?

其次,我覺得品格教育也是大人、孩子都需要共同維護與發揚的。我是一位七年級生,也許是我自己的生活與價值觀過於保守,我總覺得,很多八、九年級生的孩子,常常是「思想簡單、行為粗暴」。當然無法一竿子打翻所有的人,然而,從一些事件中不難看出,許多年輕的大人,往往用幾段的文句,就想顛覆長久以來的價值觀,正面來說,也許是創新、行動力、大刀闊斧,然而若操作不當,往往暴露自己的拙劣品格。

我很欣賞一位八年級後半段的老師,他在課堂上,總是不停耳提面命孩子,要有絕佳的「品格」,並將品格置於任何學習第一位,也包括落實生活教育、指導同儕間的尊重、禮貌、同理、處事態度,以及人與社會、自然的良性互動等。

說真的,許多年輕的大人們,因為從小就在開放的環境長大,所以慢慢忽略品格、倫理的重要性,也因此,有時我們需要和孩子一樣,重新回頭思考,何謂品格操守,將傳統的倫理教育再修習一次。

這幾年,AI科技當紅,簡單的像是應用手機的軟體,進階的則像是透過AI工具完成工作任務。

對年輕的大人而言,學習這些新知輕而易舉,而部分年長的大人們,則需要慢慢摸索,才能跟上時代。至於孩子們,更是嫻熟,不需要教就能上手,唯獨要學習的,便是資訊安全、媒體素養的課題。

有了科技之後,我們更要進一步學習「如何克制」。因為3C產品的聲光刺激,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都是極富吸引力的,往往在使用時,不知不覺就沉溺於虛幻世界,少則三十分鐘,多則數小時起跳。因此,大人和孩子們,都要學習「克制」──克制使用的時間、克制使用的態度、克制使用的網站。

這麼說來,我們不難發現,大人和孩子們,確實都在「學習」。所以,我也常和孩子們互相勉勵,看誰今天的情緒正能量比較高;也常和孩子比賽,誰今天有展現好的品格狀態,同時也和孩子們約定時間,在使用平板時,看誰可以準時關機……

「學習」,不只是孩子的作業,也是大人的課題,學習的面向包羅萬象,你也準備好,想和孩子們一起共學什麼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