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牛名作】 牛來運轉 犇向幸福

文/王瑋名 |2021.02.25
1278觀看次
字級

文/王瑋名

所謂「民以食為天」,牛又是人類耕作最重要的夥伴,所以最早的洞窟藝術就有牛的出現。自古以來,牛給人憨厚、忠心、老實、勤奮、認命的形象,但也有「對牛彈琴」、「牛頭不對馬嘴」的死板印象;而「牛市」(bull market)因紐約華爾街上的金牛銅像而來,是說股市利多;當有人說「你真牛」時,先別生氣,那反而是稱讚你做事有毅力,努力向前衝。

牛,在商周時期被視為神獸,常和饕餮出現在青銅器上。【下圖右】為創作於戰國時期的〈嵌綠松石金屬絲犧尊〉,其身軀以「金銀錯」技法裝飾,細緻華美。此技法常用在青銅、鐵器、琺瑯器,製作時先將主器物刻畫出線條,再鑲嵌以金、銀或寶石,打磨平整,形成美麗圖案。「尊」是酒器,在重要祭典會出現「六尊」:犧尊、象尊、箸尊、壺尊、大尊、山尊。尊背上有蓋,內可盛酒,酒由嘴倒出。

【下圖左】為距今約一千六百年前的作品,畫家將日常景象畫於牆上,從中可見當時的農耕技術,有單牛犁田,也有雙牛犁田,作品一來記錄生活所見,二來感念牛的辛勞。漢代的馬大多用於征戰,一般百姓甚至諸侯都是坐牛車。《史記.五世宗家》也說:「其後諸侯貧者,或乘牛車也。」

【上圖】〈五牛圖〉為唐代德宗宰相韓滉所作,在當時,韓滉與韓幹並稱畫牛馬雙雄。乾隆皇帝在題跋中稱讚其作品「曲盡其妙」,元大家趙孟頫讚美「神氣磊落、稀世名筆」。曾有人問他,為何牛、馬難畫?他說,因為常見,人們熟悉姿態,因而稍有出入就容易被指正。

韓滉在官場上曾被人參言他雄踞一方,坐大勢力,為此他畫了〈五牛圖〉,表明自己對朝廷忠心如牛。此畫是目前中國最早的紙質動物畫作,五牛各有神韻,表情生動,由右至左分別為:搔癢、昂首、嘶鳴、回首、牽繩馴服。其中最左邊的一隻牛戴上韁繩,似乎也告訴皇帝:「放心吧!我是服從您的。」若如傳說,此畫不僅救了他,更成了留世名作。

最為國人所知悉的,應是南宋畫家李迪的〈風雨牧歸圖〉。李迪生於北宋末年,活躍於南宋,工花鳥走獸。畫中二位牧童正趕牛回家,透過被風吹偏的柳樹,前頭牧童緊抓斗笠,後頭牧童斗笠被吹落,正轉身要追回,表現出風雨牧歸的靈魂意趣。而這戲劇性的一刻被筆墨化為永恆,尤其勾勒細緻的牛毛,令人歎為觀止。

近代畫牛最出名者當屬李可染,他的〈牧牛圖〉在一九六三年被上海美術製片廠製作成動畫《牧笛》,不僅在國際上獲獎無數,甚至掀起水墨動畫潮,至今仍影響甚鉅。

其他如日據時代雕刻大師黃土水的遺作〈水牛群像〉富濃厚鄉土情懷;雕刻大師朱銘成名作〈同心協力〉充滿力與美。這些作品皆以牛帶出濃烈的創作情感。欣賞了這麼多牛的主題藝術品,相信以牛的衝勁、毅力,定可以一掃過去的陰霾,迎向光明未來。祝福大家今年最牛,犇向幸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