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0】隨堂開示錄 329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41 談管理與和諧──與馬來西亞交通部部長翁詩傑先生對話 3-3

星雲大師 |2021.01.15
2350觀看次
字級
大師:部長說到一個討好、一個求好。討好,討你歡喜、討你肯定、討你支持贊成,這是為他人,給他人歡喜。求好,是要求自己,我要求自己做到什麼標準才覺得對得起我的良心、對得起自己。在管理學上,先要學會讓人接受,倒不是要管理人。假如我把自己推薦給你,你會接受我嗎?要讓人家接受我,才能跟人相處。圖/慧昭

時間:2008年6月10日 
地點:馬來西亞吉隆坡會展中心

提問四:關於「討好」與「求好」的拿捏?

大師:部長說到一個討好、一個求好。討好,討你歡喜、討你肯定、討你支持贊成,這是為他人,給他人歡喜。求好,是要求自己,我要求自己做到什麼標準才覺得對得起我的良心、對得起自己。在管理學上,先要學會讓人接受,倒不是要管理人。假如我把自己推薦給你,你會接受我嗎?要讓人家接受我,才能跟人相處。所以,一個人如果不注重「讓人接受」這一點,這是很麻煩的。就像部長,你有黨、有國家、有領導人,要讓他們都接受你,還有同事、黨員,也要讓大家都接受你。甚至全國民眾對交通的要求,部長也要求好,民眾才會接受。
像我們都有戴念珠,念什麼?念觀世音菩薩。偶爾看到一尊觀音像,手裡也拿念珠,我們拿念珠念觀世音,觀世音拿念珠,是念什麼?念觀世音。觀世音為什麼自己念自己呢?求人不如求己。所以,要求別人不如要求自己,討好別人要先健全自己。有時候,你討好別人,反而適得其反,人家不歡喜。所以我覺得不要用諂媚的方法討好別人,要用正直、為公、勤勞,用自己的美德來討好別人。就像部長用服務來討好民眾。

提問五:請大師談一談和諧。

大師:管理要和諧。家庭是安樂窩,假如家庭不和諧,沒有快樂,這個家就不可愛。在社會上各機關服務,大家尊重和諧就好快樂,如果都是鬥爭,你防我,我防你,不稱心,這就叫不和諧。和諧也不一定是要你擁護我,不是說你做我的部下,服從我、聽我的才和諧,和諧是融和各種不一樣的關係,比如我穿黃色的袈裟、掛黑色的念珠,黑色和黃色不同,沒有關係,和諧就好;衣服有各種顏色不要緊,和諧就好;吃飯的時候,菜餚有酸甜苦辣各種味道,沒有關係,和諧就好吃;眼耳鼻舌身,長得均勻,和諧就美麗。
和尚,為什麼叫「和尚」?出家僧團有所謂「六和主義」,比方經濟要平均,法制要平等,思想要統一,相處要公平,語言要尊重,心裡要愛敬,以六和做為生活基礎。和尚,就是「以和為尚」。在寺院裡,不是人人出了家都能叫和尚,有的只是和尚的樣子,那叫「和樣」。和尚只有一個人,就是寺院裡的住持大和尚,和尚就是校長的意思,做校長才能叫和尚,是一寺的住持。
中國的寺院,管你是張三、李四,或者來自不同種族、國家,只要聚合到寺院裡,它都有平等公平的規矩來讓大家和諧相處,否則,不和諧怎麼能夠住在一起?佛教的有緣人,你們要求得人生的快樂,我覺得「和諧的人生」最好。就等於過去中國鄧小平先生提出「改革開放」,使得經濟成長,現在胡錦濤先生提倡「和諧社會」,舉國人民口徑一致,所以中國就能在短短的時間內改寫歷史。
美國為什麼強大?就是因為開放,哪一個種族的人都可以移民到美國,誰都可以到美國留學,因為它開放,讓大家都讚美,也賺了全世界的錢。現在的中國也開放了,從和諧可以慢慢地有能力影響到世界的和平,所以過去孫中山先生講「以和平待我之民族」,所有世界上的人,大家和平共生,各取所需、各自尊重,這世界就會很美好。不要鬥爭,鬥爭是很淒慘的,鬥爭是很不快樂的,鬥爭的人是自找苦吃,我們佛教是找快樂的,不找苦吃。
提問六:和諧是不是同化?

大師:和諧不是同化。比方說,我吹簫、你吹笛子、他彈鋼琴、那個人拉二胡,各種曲調、樂聲,能夠和諧就很好聽,很美妙。和諧不用「同」,但是要能跟其他人配合。等於跳舞,這個人把手伸出去,那個人不一定要伸手,不同就是美。顏色不同也是美,像我們到美術館去看繪畫,如果每幅畫作都是同樣的,就沒有什麼可看性,一幅一幅不一樣,就好看了。像我看你們,看幾個鐘點都不討厭,因為衣服不同樣、面孔不同樣、坐姿不同樣、年齡也不同樣,欣賞這許多的不同樣,這就是美,就是和諧。

提問七:請大師就「包容」二個字,給予我們啟示。

大師:怎樣包容?有八個字:「異中求同,同中存異。」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的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性格不同、貧富不同、出生不同、資質不同、教育不同,種種都不同。不同怎麼辦?要「異中求同」,在不同裡面,求一個同;同的是什麼?我們同一個馬來西亞,同一個國家,同一個社會,所以我們要愛國、愛社會,要為社會建設,讓國家強大,所謂「在一家保一家,在一國保一國」,這是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應該要有的想法。
至於「同中存異」,在馬來西亞這個國家裡面,有很多的不同,你要它同,不可能,連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都不同,五根手指頭都不同了,所以不必爭大小,只要共同存在。
台灣有一位天主教神父,叫做丁松筠神父,他是美國人,跟我也是好朋友,有一天他跟我說,如果你出生在美國,會是一個好神父;假如我出生在中國,我也會是一個好和尚,問題是我們出生的地點不同,命運、信仰就不一樣了。
我個人雖然做和尚,但對於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都一樣的尊重,不必統統都要跟我一樣。我們有一位法師幾次說要買地建寺院,我說:「你要買多少?就是地球都給你,你要得了那麼大嗎?」過去亞歷山大一心想要征服全世界,打到歐洲,打到印度,看到前面的大西洋,才明白到要征服世界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任何一個人,你自己都沒有征服自己了,又哪裡能征服別人呢?一家之不治,哪裡能治理世界?因此我們要反求諸己。就像釋迦牟尼佛說的「我是大眾當中的一個」,即使你建大房子,用的是鋼筋水泥,那也沒有關係,我只要做一個小小的螺絲釘,就能跟你們同在。你很大?我很小?不會!彼此是相互依存的。
釋迦牟尼佛所證悟的道理是什麼?他悟的是「緣起」,也就是相互的關係。我要依靠你們才能生存,吃飯,要有米、糧、麥、麵包;穿衣,要有布做衣服;我要坐車子,要有人駕駛;要看報紙,要有人發行;要看電視,也要有人製作節目;沒有你們大家,我生活無聊,活不下去啊!所以,我是大眾中的一個,也要有所貢獻,成為你們當中的一個助緣,大家才能共同存在。
翁部長就可以體會得到,有了公路不夠,要有鐵路;有了鐵路不夠快,要有飛機,還要有海運,甚至有的人也騎腳踏車、摩托車,總之,他有什麼需要,適合他的就是最好。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大家各自求生存,不必你障礙我、我障礙你。世界之廣大,只求一己隨緣生活,隨著大家依附存在,這樣人生就很幸福、很美滿、很自在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