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8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 第二講⑦

星雲大師 |2020.08.09
2196觀看次
字級
第八識,是我們生命的主體,它在八識裡是最深層、最微細、最根本的一個部分,不是一般的凡夫眾生所能理解。圖╱田旭桐

文/星雲大師

四、第八識的內涵與修行

第八識,是我們生命的主體,它在八識裡是最深層、最微細、最根本的一個部分,不是一般的凡夫眾生所能理解。

第八識就像一畝田,埋藏許多種子,即使幾年沒有耕種,這些種子的生命力依然存在;第八識也像倉庫、保險箱,能夠收藏我們累劫以來大量的習氣業力,在還沒有現行受報前,經久不失;第八識又像電腦,可是電腦會當機,第八識卻從來不當機;第八識又如一片汪洋大海,已經成熟的習氣種子生起現行,就如大海表面的水蒸發為氣,水氣上升積聚成雲。七識則有如雨,雨水流入百川,再流回海洋,就如前七識藉由現行薰習新的種子,又回薰到八識田中。所有的水滴都在大自然的循環系統中存而不失,我們八識田裡的種子,也在不斷的現行回薰中,形成自己的輪迴體系。

此外,第八識也幫助我們攝持這個五蘊和合之身,使人體四大調和,維持正常運作。諸如呼吸、循環、心跳等生命現象,我們不必刻意為之,也能自然持續不斷,這就是第八識的功勞。

等到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心識活動會逐漸轉弱,六根的功能開始敗壞,最後四大離散。緊接著,第八識又會視它所儲存的哪一類業力種子的勢力強大,隨著業力的引導,開啟下一期新生命的內容。

常有人問:「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在生死之際,第八識總是在一期生命結束時,為我們劃上句點,而新一期生命的起點又是從第八識開始。人的生命形成時,因為第八識的投入,開始有了生命的力量,這個生命的力量就是第八識所賦予的。緊接著有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長成,最後出胎,開始新一期的生活。第八識就是這樣扮演著「去後來先」的重要角色,因此說第八識是我們生命的主體,是輪迴的根源。

第八識作為我們輪迴的一個總報體,它在剎那剎那中不斷的生滅變化,但是又相續不斷的維繫著這一期生命的運作,所以和所謂「不變的靈魂」有很大的區別。

在佛門裡,許多高僧大德對於死亡的看法很灑脫自在,例如唐朝的龐蘊居士於言談間,頭枕在友人膝上而亡;普化禪師扛著棺材,遊化四城門後示寂;飛錫禪師陞座說法時,倒立而死;近代被尊為「金山活佛」的妙善禪師,洗澡時用水瓢舀水時立化而逝……

這些高僧大德們已明心見性,之所以示現生死自如的神蹟,為的是讓人們了解修行者可以不受生死羈絆。生命的來來去去,是自然的現象,生是死的準備,死也是生的開端。生死如同衣服穿舊了,要換一套新衣;房屋壞了,要換一間新屋,但生命的主人並未改變。所以,這個臭皮囊不是我們能永遠居住的房子,它遲早會朽壞。

那麼人在百年之後,是生天?是做人?是淪為畜生?是下地獄?這個問題是一般人非常關心的,其實這在人往生時是可以預知的。有一首偈語說:「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底出。」意思是:人死了以後,如果頭頂最後才冷卻,來生必定成聖成賢;如果眼睛的部分最後冷卻,將來會投生天界;如果心口最後冷卻,來生必然還會做人;如果是肚子最後冷卻,則會墮入餓鬼道;如果轉生為畜生,多半是膝蓋最後冷卻;但如果是腳底最後冷卻,就是墮到地獄去了。

總之,識之於人的生命、三世因果都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們的生命,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在無限的時空裡,生生死死次數之多,就如唐代寒山大士說:「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裡煮。」只要用慧眼去透視輪迴,就知道眾生無量苦,孫子娶的太太,正是祖母的轉世;前輩子宰殺的牛羊,如今高坐在宴席中成為嘉賓貴客;而昔日親眷,可能淪落為畜生,這會兒正在鍋中被烹煮著呢!如是推敲,可以認清「輪迴」的確是很痛苦可悲的,因為我們無法真正主宰自己的生命,只有隨業流轉。

五、圓滿的生命境界(轉識成智)

我們的生命,如淙淙流水,永不停息;我們的心念,念念不停,亦像流水。唯識宗更將第八識比喻為生命的瀑流,前一滴水和後一滴水本來是各自的一滴水,但整個瀑流連結在一起,生生世世,前前後後,關係都是非常的密切。

所以,如何把第八識從煩惱、生死裡解脫出來,達到不生不死的境界?這就是我們學習佛法的最終目標!能夠轉識成智,等於生命裡有了活水,就能妥善經營生命中的每一個因緣。

好比有的人生性保守固執,不把生命、心靈跟大地眾生共同活躍起來,宛若一灘死水,無益於世間;有的人死讀書,讀死書,都是沒有活用生命,所以也讓生命成了死水;有的人覺得做人難,人難做,這也是沒有發掘自己的潛能、專長,所以活水不來,如同死了的生命。

有謂:「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和真如佛性契合在一起,才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轉識成智」,讓我們懂得人生不只是在身體的這個房子上計較,房裡的主人翁──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乃至最根本的第八識,都要好好的認識它、轉變它。

轉識成智,就是將「八識」轉為「四智」。

(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要將前五識轉成正規軍,而不再是煩惱、盜賊;把前五識轉為良民,讓它們都很安分守己,奉公守法。到了成所作智,前五識都轉為能夠發揮神通遊戲功用的心識,不但能成辦諸事,也能隨順眾生的根性給予因應的教法,為他們解決煩惱。

(二)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

我們的妄想分別來自心的思想、察看、了別等功能,要將它轉成通達的,透澈的,還給第六識一個真實的面目。即是將第六識從分別計較的有漏知見,轉為清淨無漏的智慧,便能巧妙觀察眾生的根機而說法無礙。

(三)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要將充滿執著的第七識,轉為平等一如的境地。這時因為沒有了我執,所以可以親證「自他不二」的道理。一旦你、我、他,大地山河,性和相,內和外都是平等一如的一真法界現前,生命境界就不一樣了。

(四)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大」,是廣大開闊;「圓」,是圓滿;「鏡」,是比喻第八識轉識成智之後,就像一面一塵不染的鏡子,不僅無所不照,還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朵紅的花,它不分別,就照出一朵紅色的花;綠色的葉,也不分別,就照出綠色的葉子。從無分別,體現本來面目。所以把生死流轉的第八識,變成不生不死的生命,把時間空間、人我對待、生死通通滅去。到了這個時候轉識成智,「智」就是般若智,證悟般若,證悟涅槃,就是證悟佛性了。

修行成佛,就是要把前五識轉為能成辦一切佛事的「成所作智」;第六識轉成如鏡照物,觀察得清清楚楚的「妙觀察智」;執我的第七末那識轉為自他平等、自他一如的「平等性智」;第八識轉為無所不照,猶如虛空,包容萬物的「大圓鏡智」。

韓國的通度寺,擁有二千餘甲土地,因為供奉有佛陀真身舍利及袈裟,所以稱「佛寶寺」;占地四千餘甲的海印寺,以收藏有八萬六千多片的木刻版藏經,而有「法寶寺」之稱;松廣寺歷來出過十六位國師,所以稱「僧寶寺」。

有一天,通度寺與海印寺的僧人在行腳途中相識,於是結伴同行,談起自己的寺廟,便相互較量起來。

通度寺的僧人先開口說:「我們寺廟之大以及住眾之多,可能是全國第一。」

海印寺的僧人半信半疑的問說:「何以見得?」

「我每次行堂時,都得坐船去舀湯呢!」

「照你這樣說來,我們海印寺才大呀!在海印寺上廁所,要等三分鐘後才能聽見糞便掉到糞池的聲音。」

這時,松廣寺的僧人路過,不以為然的說:「我們松廣寺才大哩!這裡曾培養出十六位國師,每位國師都是開悟的大德,他們的心中都各自擁有虛空法界,這裡的每位禪師也都擁有一片虛空。請問,你們有誰能走得出虛空?」

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轉識成智以後的世界,就如虛空一般,無有分別,但從無分別中,又體現出萬法的本來面目;也把生死流轉的八識轉成不生不死的生命,把時間空間滅去,把人我對待滅去,把生死滅去,證悟般若、涅槃、佛性。因此,如何轉妄識為般若智慧,是解脫的重要途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