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2
【長期徵文】

敬邀各地文史、以古鑑今、世界趣談等圖文作品,字數300-800字。來稿請寄mtnart14@merit-times.com.tw,或郵寄:22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2樓「人間福報縱橫古今版」,如需退件請附回郵信封。凡獲刊登之文章照片,同時刊載於本報電子報與合作網站。

2024.05.02
【庶民生活史】淺談藥船

文/宋玉澄 作家林家樺在《聯合報》副刊發表了一篇散文〈搗〉,開場就說:「外婆家的藥鋪地上有台『研槽』(台語發音:菸走),槽中有個滾輪,將份量多的藥材放入、腳踩輪軸,輪子便可將藥輾碎。」 研槽,見過的人知道她說的是甚麼,沒見過的就難從文字中意會了。研槽在客語中有客語的發音,再加上中國大陸各地的方言...

2024.05.02
【善意文集】為善自有天報

文/陳亦純 清朝大學士紀曉嵐十歲時在外婆家避暑。因外婆家靠近港口,在樓上可看船隻進出。 一天,他看到幾十人在登船,眾人推扯中,突然有位老人被推擠掉入水中。老人掙扎著爬上岸正要罵人時,發現船竟然已經開走了,只有他沒能上船。 當時正值大雨過後,河水暴漲。眾人眼看遠處有艘運糧船順流急下,無法控制方向...

2024.05.02
【走進大西南】西南民族的地震傳說

文/出谷司馬 最近,台灣地震的消息頻傳,祈願台灣的民眾在地震中一切平安,並在震災中快快平復過來。遠在中國西南地區,由於剛好屬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一直以來都是地震頻仍的地區,二○○八年五月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災難記憶,至今也是這一帶居民心中難以磨滅的痛;因為時常發生,所以關於地震的歷史記憶,就...

2024.05.02
【李金財經典書法展】不忘初心

文/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提供 李金財的書法就予人這種感覺。相較於傳統書法之中的狂草,乃至時下一些別出心裁的創意書法,他浸淫於楷書、隸書數十載的功底,自帶有一股儒雅的書卷之氣,而以佛教的經文作為書寫內容,這股儒雅便又化作禪韻,筆墨之間,讓人於無聲之處聽有聲。 他創作的初衷:「我覺得在這個五濁惡世,能...

2024.05.01
【佛源成語】遊戲三昧

文/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 猶如無心之遊戲,心無牽掛,任運自如,得法自在。 《六祖壇經》:「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摘自《成語之美》筆記書,上海大覺文化出版)

2024.05.01
【護生畫集】龜填床足

文/林少雯 南方老人年八十,日夜臥床上。床一足不平,拾磚填之,誤拾一龜。老人年百歲而死。其子拆床,龜徐步而去。負重二十年,不飲食,不死也。 ──諸子,朱幼蘭書 這幅〈龜填床足〉的護生漫畫,敘述一位老人和一隻龜的神奇遭遇,這一人一龜的緣分何其深,龜來報恩,此恩情竟用了長達二十年的時間來還。 ...

2024.05.01
【文化評析】解讀「敬鬼神而遠之」

文/賽夏客 華人社會每逢民間節慶或舉行重要儀式時,重頭戲就是準備牲禮祭品祭拜神明(含祖先、鬼神);但是倡導儒家思想的孔子曾云:「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也。」被當時法家代表的韓非嘲笑為表裡不一,既要設壇祭拜,又說要遠離鬼神,豈不是前後矛盾?對此,今人仍有所不解。 其實,這種說法並非字面上的解釋,而有...

2024.05.01
【撫今追昔】明治神宮的台灣扁柏

文/鄧榮坤 搭乘山手線鐵路至東京原宿站下車,不遠處就是佔地七十公頃的明治神宮。穿越位於路口的第一座鳥居後,沿著平坦的參道徐行,不久,便遇到矗立於神宮前南北參道交會處的第二座鳥居,許多從台灣來的遊客,會對這座「頂天立地大鳥居」多看幾眼,因為建造這座鳥居的木材來自台灣丹大山,歷經多年的風吹雨打,至今仍...

2024.04.30
【書藝心語】釋懷

文/廖慶華 真正的釋懷,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釋懷要俱備同理心、慈悲心、智慧心、圓滿心。原諒別人,是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
1 2
...
3861
1 / 386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