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成瞭望台的碉堡遺跡。圖/陳存仁
迷你版月世界景觀。圖/陳存仁
文/陳存仁
神祕的漯底山自然公園位於高雄市彌陀區,整座山都是由泥火山噴發後的泥漿經年累月堆積而成,獨特的泥火山與惡地景觀(因地質鬆軟,在雨水及河水侵蝕下,出現陡峻密集的雨蝕溝,使草木難以生長,童山濯濯之樣貌),令人驚豔。早期有好幾座泥火山噴口,目前仍有兩個小型噴口,是台灣最大的泥火山地形。
漯底山位居沿海制高點,標高約五十二公尺,戰略位置易守難攻,從日據時期就是軍方要塞管制區,由陸軍砲兵單位駐守,從未對外開放,至今仍能看見許多軍事碉堡、防空洞與衛兵崗哨的遺跡。
直至二○○六年軍方撤哨,交由彌陀鄉公所代管,經過植樹綠化後,規畫成觀光景點,成為「漯底山自然公園」,並設有登山步道、觀景台等休閒設施,讓民眾可以深入營區一探究竟,解開漯底山的神祕面紗。
一來到園區入口,就可看到牆上的趣味浮雕,展現軍人攀爬高牆、投擲手榴彈、實彈射擊的場景,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想起當年在岡山服役的軍旅生涯,實是寶貴的人生經歷。
園區內視野遼闊,極少硬體設備,沿著依地形建造的環型步道前行,兩側植滿綠樹,彷彿走在原始森林裡。順著高低起伏的木棧道,可從不同角度眺望惡地景觀,近距離觀察泥岩惡地和泥火山噴口,來到高處還能眺望彌陀海景、欣賞落日、觀看飛機起降,一路賞花、賞鳥,樂趣無窮。
沿著木棧道,忽然眼睛一亮,貌似月球表面的迷你版月世界景觀就在眼前,幾名遊客正拍照打卡,模擬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位於高處的軍事碉堡,如今已改建成三百六十度視觀景台,昔日用來觀察敵情的至高點,現在成了最佳瞭望台。
這裡視野絕佳,不但可以俯瞰大、小崗山和彌陀街區,天氣好的時候甚至能遠眺永新漁港、興達港和壽山。居高臨下,近可欣賞地質、鳥類、濱海溼地與史蹟文化,遠可眺望台灣海峽。
走訪漯底山自然公園,同時也走進了它的歷史,看見時代留下的珍貴資產。從原始森林步道看惡地泥火山、眺望有山有海的彌陀祕境,保存完整的自然地形,除了天然的植物景觀,也吸引了各式鳥類棲息,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原始風貌,進一步展開與土地的深度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