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果皮 拯救億顆蔬果

 |2025.04.30
287觀看次
字級
應用「科學果皮」的蔬果產品,已在超市販售。圖/取自TED
「科學果皮」為蔬果延長保鮮期,帶來新的可能性。 圖/取自Apeel Sciences網站
「科學果皮」為蔬果保鮮與避免浪費食物,帶來新趨勢。圖/取自TED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為對抗全球蔬果浪費問題,美國新創公司Apeel Sciences開發出一種革命性保鮮技術——從可食植物中提取脂肪酸與甘油脂,製成透明、可食用的「科學果皮」,有效延長蔬果保鮮期,減少對冷藏、殺蟲劑及塑料包裝的依賴。

「將草莓與橙,放在相同環境,前者保鮮期較長,大家想過原因嗎?」Apeel Sciences聯合創辦人之一杜珍妮(Jenny Du)近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分享她的「蔬果天然保鮮法」科研旅程,指出這項技術有潛力每年拯救多達1.66億顆蔬果,並減少約2.9萬立方噸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48.5萬棵樹的吸碳效益。

青檸實驗 延長7天保鮮期

杜珍妮12年前在美國加州聖巴巴拉大學修讀化學系,就立志要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有意義的事。某日,她和大學同學James Rogers與Luis Perez晚餐,飯局成為3人投入此研究的起點。

珍妮憶述:「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全球有8億人每天挨餓,而全球出產的農產品有3分之1未被吃掉,就報銷。蔬果耗損率達5成。不僅浪費食物,且浪費土地、水資源、人力、能源,也虛耗農夫與消費者金錢。」以橙為例,從樹上被人摘下後,經供應鏈送至貨倉、批發、分銷,最終有一半收成未經食用,就變「廢物」。

使命感驅使下,3位大學生共同創立 Apeel Sciences,這間初創公司致力研發安全與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蔬果保鮮解決方案。

杜珍妮說,草莓較橙能維持較長保鮮期 ,是因表皮細胞的排列與密度:「很多蔬果都有一層蠟質保護膜,防止水分流失與緩減氧化及感染。果皮成分是脂肪酸及甘油脂,都是植物必備元素,不論是果皮、蕾、種子,都有這些成分。」

研究團隊想到,若能從可食用植物提取其天然保護膜成分,造成薄而透明的膜,用來包裹蔬果,便可加強蔬果表層本有的防護。有這樣的「科學果皮」,蔬果供應鏈所有環節,都可減少對冷凍、使用殺蟲劑、添加蠟層及塑料包裝的依賴。且在研發過程中,著重薄膜要保留食物質感與營養功能。

在研發初期,團隊與青檸農民合作進行測試。一般情況下,青檸從樹上採摘後即使冷藏,也會在7天內乾枯。但經過「科學果皮」處理的青檸,保鮮期可延長一周,成效顯著。隨後技術亦成功應用於香蕉、牛油果、青豆、番茄與藍莓等作物。

減碳減廢 挑戰市場接受度

一份「科學果皮」複合物質的體積小如10分之1粒葡萄乾,為Apeel Science革命性的蔬果保鮮技術奠基。「科學果皮」成分全天然,不涉基因改造,不含動物成分,可安全食用,無色無味,不影響蔬果原味。若消費者不想吃它,只要用水沖洗,便可清除。

杜珍妮表示,推廣「科學果皮」不僅有助於降低食物浪費,每年更可節省近70億公升水資源,相當於2800個奧運標準泳池的容量,「是植物的智慧,啟發我們這項發明。」她期望透過這項創新,讓全球食物系統變得更加永續。

但大眾是否願接受新技術則是問題,蔬果多一層塗料,可能讓消費者卻步。康乃爾大學農學與生命科學系Christopher B. Watkins教授說,新技術是否讓消費者埋單,是未來商業關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