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家政女學校裁縫實作課程。圖/李志雄教授提供
文/莊曉明
日本時代,台南北門郡包含了現今西港、佳里、學甲、七股、將軍、北門等區,當地只有兩間學校提供高等科畢業的學生就讀,一間是一九三六年創立的「北門國民農業專修學校」;另一間是一九四○年成立的「北門家政女學校」,戰後被併入今日的「北門高級中學」。
家政女學校是專門招收女性的實業補習學校,修業期限為三年,除了學科之外,更強調技藝,包括音樂、美術、體操、禮儀、家事裁縫等。
在日本時代,女子受教育的機會不多,頂多就是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家境中上的家庭,才能提供女孩繼續升學。當時,女性畢業後大多直接進入婚姻場域,因而家政女學校畢業生被視為「賢妻良母」的典範,坊間也有家政女學校就是「新娘學校」的說法。
這張照片,是北門家政女學校第一屆學生上裁縫課的情景。透過照片,我們得以看見學生在裁縫針黹基本功的紮實訓練,老師也會在座位間巡視實作的狀況,再予以個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