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河童
文/陌上君
康熙十五年時,浙江省餘姚縣有個外地人在山中趕路。夜晚時,眼看一時半刻也到達不了目的地,便借宿在山神廟中。半夜的時候,有一隻老虎進到山神廟裡,像人類一樣向天跪拜,牠一直找不到獵物,已經餓了好幾天了,便祈求明天會出現食物。躲在角落的外地人聽見了,心裡十分害怕。
第二天早上,借宿山神廟的外地人見到一個樵夫經過,便迎上前去打招呼,並問他:「您要往這條路走嗎?」樵夫回答:「是的。」外地人就把前一天晚上的事情向樵夫透露,並告誡他:「千萬不要過去,換一條路走比較好。」
樵夫便說:「我以砍柴為生,我上面還有老母親等著我把食物帶回去,如果一天不砍柴,我的老母親就會餓肚子了。生死有命,都是天注定的,我有什麼好害怕的!」於是頭也不回的走了。
外地人看見樵夫不聽勸,就偷偷尾隨在後面。只見樵夫才剛剛砍好柴,老虎突然咻──的從竹林中竄出,想偷襲樵夫。樵夫徒手與老虎搏鬥了幾個回合,緊抓著老虎尾巴不斷的轉了很久。老虎一吃痛,在盛怒之下,一聲咆哮,往高處跳起,忍痛逃竄。外地人在附近看得心驚肉跳,見樵夫安全無虞後,便上前慰問。樵夫說:「非常感謝你的深情厚義。」
這篇故事以極短的篇幅、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樵夫與老虎搏鬥的畫面。仔細想一下,我們是否有時就像故事中的外地人一樣,聽說或看到有這麼一回事,然後好心的傳達給其他人或當事人?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當你聽到外地人的一席話之後,心裡有什麼感覺呢?會怎麼做呢?就算心中有些懷疑,但至少可以事先防範。趨吉避凶是人的天性,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故事中,樵夫聽到外地人好意的提醒時,卻認為生死有命、無所畏懼,反而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迎難而上,堅持走自己認為正確的路,對抗所謂的「命中注定」,也真正傳達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大無畏精神。
最後,樵夫的舉動,不就是在警醒我們不要總是想依賴他人,而是在鼓勵我們,面對任何困難和挑戰都不要馬上舉白旗,要試著找出方法,勇於面對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