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魅力

文/江明麗 |2024.12.19
763觀看次
字級
圖/yapei

文/江明麗

葳葳的奶奶有一個珠寶盒,裡面有許多琳瑯滿目的首飾,常常看到她拿出來擦拭保養,尤其是一套漂亮的珍珠首飾,項鍊墜子渾圓碩大、水滴狀的耳環珍珠高貴典雅,讓葳葳非常好奇,為何奶奶要像照顧小寶寶一樣的保存珍珠,奶奶說這是爺爺送給她的日本知名珍珠品牌生產製造出的珠寶,能當傳家寶的紀念。

珍珠飾品 愛不釋手



葳葳提出了疑問,學校老師說珍珠是因為珠貝受到外物刺激,而引發的保護措施,也能用人工培養嗎?奶奶給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並且從珍珠形成的原因讓葳葳明白,漂亮的珠寶也是要經年累月才有璀璨的光華。

珍珠的種類大概可分為天然與人工養殖,形成的原因都一樣,都是有異物進入了蚌殼裡,生物體自動分泌珍珠質包覆而成。珍珠貝的構造有「殼」與「外套膜」(也就是貝類的肌肉組織,唯一能分泌珠母層的器官),當水中異物如沙子或寄生蟲趁貝殼開合之際進入,貝會分泌一種稱為「珠母層」的碳酸鈣物質,逐次逐層將物體包覆起來。按照珠貝的習性,每天大約會分泌3~4次,慢慢形成珍珠囊與珍珠質層,而後最終成為美麗炫目的珍珠。

珍珠不一定都是圓球形狀,也會有水滴、幾何甚至是人臉模樣。在菲律賓巴拉望島的一名漁夫,在2006年就撈到世界最大的「普林塞薩之珠」(Pearl of Puerto Princesa)天然珍珠,重量34公斤、長67公分、寬30公分,珍珠是在最大型的雙殼貝類動物「巨硨磲蛤」中形成。

第二大的珍珠是1934年,一樣在巴拉望海域發現的真主之珠(Pearl of Allah),也稱老子之珠,因形狀酷似老人之臉得名,重約6公斤、長約24公分,事實上大顆粒的珍珠形成,對於該動物來說很可能是致命的。

珍珠的顏色與形狀,取決於貝類的種類、環境及生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刺激。顏色包括:乳白色、黃色、銀色、粉紅色、金黃色與黑色等,其中以銀色、粉紅色的價格最高,黑珍珠以黑綠色最受歡迎。

珠鍊串串 各式各樣



不是所有的蚌殼都會生產珍珠,只具備分泌珍珠質層功能的才行,包括企鵝貝、黑蝶貝、日本蠔、銀唇蠔、淡水的河蚌等,都是產珠的常見蚌殼種類。珍珠的品質高低除了要看光澤、透命度、尺寸以外,不同的生成方式也影響商品在市場上的價值。以人工養珠來說,因為生成時間短,市面上常見,價格比較平實。

淡水珍珠需要數月到3年的時間才能生產,多為不規則狀,因此外型渾圓且大顆的淡水珠就非常珍貴。當然,最稀有的就屬海水珍珠,需要2~3年才產生,光澤與渾圓度更佳,是單價最高的品項。

因為稀有,珍珠的擁有者都會珍惜愛護,自然不能重摔撞擊,會讓表面產生瑕疵,加上本身是碳酸鈣、鹽與水的成分;珍珠非常怕酸,所以在配戴時要注意不讓汗水侵蝕,更不用說接觸化妝品、香水或髮膠之類的化學品,因此賣家都會建議:外出全身著妝完再配戴。保養方面最好有專用的擦拭布,以溼布擦拭後,要放在陰涼處陰乾,珍珠線鍊建議每3到5年回商家更換,如此就能擁有品質絕佳的珍珠首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