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生死 當下即永恆

文/鍾灼輝(潛意識治療師)  |2024.05.04
420觀看次
字級
死亡提醒我們要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並充分體驗當下每一刻的價值。(示意圖)圖/Pexels
在面對死亡課題時,我們需要彼此連結,共同面對並互相扶持,一同走過這個難關。(示意圖)圖/Pexels
與大自然連結,有助我們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死亡,並接受生命的有限性。(示意圖)圖/Pexels

文/鍾灼輝(潛意識治療師)

只有在無常的時間洪流中活著,我們才能學會愛、珍惜和隨遇而安。愛自己、愛他人、愛這個世界;珍惜福分、珍惜緣分、珍惜生命;隨心所欲、隨遇而安、隨生命的流向。

由於我曾從事死亡調查的工作,經常需要到醫院或太平間等地方。無論這些人生前的地位如何崇高或富裕,最終他們都只剩下一張白布,包裹著赤裸的軀體。人的出生本來就是一片空白,空無一物地來到這個世界,死時也無法帶走任何東西,一切都是先得到,再放下。因此,年輕時應該活得充實豐盛,充滿人生的每一刻,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空白的存在,而智慧就隱藏在那片白布之中。

如果沒有經歷過死亡,或許我依然活在外表精采但虛幻的人生中,雙手緊抱著一大堆無法攜帶走的物品和成就,最後才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沒有,沒有用心去經歷過任何事情,這比死亡更加痛苦、更加可怕。從那次瀕死的經驗中,我得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啟示和反思,讓我從虛幻的迷惘中清醒過來。

人生中的每一個經歷,無論是生老病死或悲歡離合,都是為了拓展我們的智慧,最終讓我們重新找回自我身分、存在的價值和活著的意義。因為只有透過智慧,我們才能走出混沌的迷霧,讓我們的靈魂長出翅膀,在無盡的天空中自由飛翔,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死亡是人類最好的學習經驗,它將生命限定在一個時間範圍內,為生活增添了未知的元素。只有在無常的時間洪流中活著,我們才能學會愛、珍惜和隨遇而安。愛自己、愛他人、愛這個世界;珍惜福分、珍惜緣分、珍惜生命;隨心所欲、隨遇而安、隨生命的流向。當我們不再迷失於過去和未來,能夠全心全意地活在當下,現在的每一刻便是永恆,生命也能夠超越死亡的束縛。

面對死亡的積極心態

除了要正確認識和理解死亡外,想要應對死亡焦慮,我們還需要培養一種正念的心態。然而,當面臨死亡焦慮時,人們通常只會採取以下兩種常見心態之一。

一種心態是尋求信仰,信仰更高的存在,例如上帝或佛祖,人們相信只要將自己交託給神明,並遵守神的旨意,就能在死後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這種信仰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因為他們相信生命不只是終點,而是通往更高層次存在的開始。但對於無宗教信仰的人或無神論者則不太適用。

另一種心態是追求個人存在主義,透過不斷努力追求知識、權力、財富等,讓自己的價值感得到滿足,從而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讓自己的存在感膨脹到不再害怕死亡。然而,這種方法實際上也是一種逃避死亡的方式,很多時候會造成反效果,因害怕失去而加大了對死亡的恐懼。

事實上,我們還有第三種更好的選擇,那就是不執著、不批判、不比較,全然接受的正念心態。這種心態讓我們能夠以更開放、寬容和平靜的態度面對自己和死亡的存在。這種態度猶如悲觀中的樂觀主義或消極中的積極態度。我們可以正視死亡的不可避免,並將其視為生命的一部分,從而更深刻地體驗和珍惜當下。這種接納和理解死亡的態度可以幫助我們放下恐懼,將精力集中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並更全面地活出每一天。

如老子所言:「生者死之,死者生之。」這意味著我們應該接受生死循環的自然法則,並充分體驗當下每一刻的價值。

處理死亡焦慮的小技巧

在學習面對死亡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產生各種疑問和不同的情緒反應,例如恐懼、憂慮、悲傷或接受。這些情緒是正常的,我們應該允許自己去感受和表達它們。不要壓抑自己的情感,而是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去處理這些情緒。

與家人、朋友或專業的心理輔導員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幫助我們處理這些情緒。同時,參加支持小組或加入相關的社區組織,也可以讓我們與有相似經歷的人共享經驗和得到支持。

以下分享一些減少死亡焦慮的簡單方法和技巧:

◎冥想與正念練習

透過冥想和正念練習,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當下,放下過去和未來的煩惱,並培養內在的平靜。冥想是一種靜心的方式,讓我們意識到思緒的流動,並學會觀察而非參與其中。正念則是以接納和無評斷的態度,觀察當下的感受、思想和身體狀態。透過這些練習,我們可以培養對當下的覺察,並學會接受一切的存在。

◎與大自然連結

多與大自然相處,享受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走在大自然中,感受著大地的觸感、聆聽著風吹樹葉的聲音,我們可以進一步連結自己與自然的律動和節奏。這種連結能夠讓我們從日常的煩囂和壓力中解脫出來,重獲平靜和內在的平衡。大自然的奧妙,也提醒我們生命的無窮可能性和生死有時的自然法則,幫助我們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死亡,並接受生命的有限性。

◎尋找心靈寄託

探索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尋找對你有意義的宗教或哲學信仰。這些信仰能夠提供一種超越生命有限性的信心,讓你感受到更深層的意義和連結。不論是信奉特定宗教的教義、尋求人生的目的,還是深入探索哲學思想,尋找心靈寄託可以幫助你建立起一個堅實的精神支柱。信仰是我們在面對死亡焦慮或恐懼時的指南針,可以給予你安慰、力量和指引。

◎培養支持系統

與家人、朋友和社區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能夠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幫助你在面對死亡時保持平靜和平衡。這種連結和支持可以讓我們建立更強大的心理抵抗力,以應對死亡的挑戰。死亡是一個共同的課題,它不僅對個人產生影響,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們身邊的親人。在面對這個課題時,我們需要彼此連結,共同面對並互相扶持,一同走過這個難關。

◎回顧過去 反思生命

回顧過去的經歷、成長和成就,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痕跡。這種回顧不僅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也是對生命的一種珍視,有助於對生命的價值有更深刻的體悟。同時,我們也應該思考未來,確定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這樣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有目的地生活,並將生命的每一個瞬間都視為寶貴。死亡提醒我們要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並努力對自己和他人產生積極的影響,更加充實地活著並將自己的生命與我們所關心的價值連結起來。

(摘自《好好走向終點線》,時報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