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圓周率到太空

文/檸檬 |2025.10.31
63觀看次
字級
圖/KIMI

文/檸檬

每個人都曾在數學課上懷疑過人生,當老師要求背圓周率,你心裡可能想:「這些數字除了考試,能有什麼用?」而真正令人驚訝的是,正是這個讓人昏昏欲睡的數字π,成了太空船不會迷航的祕密。

宇宙看似浪漫,火箭升空、太空船導航、探測器登陸,每一步都得靠數學的精密計算。圓周率只是其中一個入口,背後更是整座數學王國在運作:幾何描繪軌道的曲線,三角函數決定轉向的角度,微積分處理速度的變化,統計學估算風險,甚至連線性代數也在幫忙控制太空船的姿態。當你還在考卷上為「πr2」頭痛時,這些公式已經默默把人類送往星辰大海。

數學引導 星際探索

在宇宙探索裡,圓周率的存在幾乎無所不在。行星的運行軌道呈圓形或橢圓形,太空船繞地球時描繪出弧線,燃料槽的設計往往是圓柱體,而降落傘展開時正是一個巨大的圓。這些計算都需要π才能精確完成。如果沒有它,軌道推算會出現誤差,太空船可能偏離航道,即使燃料充足,也會在深空中逐漸失去目標。

而當火箭準備升空,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必須在適當的時刻傾斜,慢慢切入地球軌道。這個角度出了差錯,最後可能就會差上幾千公里。三角函數在此派上用場,正弦、餘弦不再只是課本上的符號,而是太空船能不能準時抵達目的地的命脈。

速度的控制更是另一種數學遊戲,要離開地球的引力,必須達到「第二宇宙速度」,每秒11公里以上,聽起來像是閃電的速度。這樣的數字並不是隨便喊出來,而是透過微積分計算能量與加速度得出的結果。更高明的還有「重力助推」,太空船靠近某顆行星,利用引力讓自己被「甩」出去,以更快的速度前進。

還有其他需要數學的部分嗎?太空探索充滿不確定性,火箭會不會在升空時失敗?零件能不能撐到十年後?訊號延遲會不會造成操作失誤?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必須透過統計學去模擬。早期火箭的失敗率接近一半,後來因為累積了大量數據,工程師能夠更精準預測與避免風險,才有今天近乎九成以上的成功率。

線性代數 姿態控制

還有一門更冷門卻關鍵的數學,線性代數。當太空船在真空中飛行,它沒有方向盤,更沒有煞車,要讓它轉向或調整姿勢,靠的是「姿態控制系統」。這裡需要把位置與方向轉換成數字,再用矩陣運算得出新狀態。每次旋轉都像是一場數學運算,確保天線正確朝向地球,不至於傳回一片雜訊。矩陣運算聽起來枯燥,卻正是太空船能否與地球保持聯繫的保證。

數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實用,更在於它讓人類看見更遠的未來。這些數字或公式原本是在課本上靜靜躺著,卻在宇宙中化作推進器,把我們送往新領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