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要不要開刀?

文/李美金  |2025.10.30
74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李美金 

我們周遭常有骨折意外的發生,舉凡車禍、跌倒、運動傷害或疾病,骨質疏鬆過度嚴重或腫瘤因素……造成骨質結構變得脆弱,往往小碰撞就會發生骨折的風險。骨折發生後,熱情的親朋好友就會開始提出連串建議:某拳腳師傅很厲害、某朋友沒開刀也好了。不管何種因素下造成的骨折,自己腦海也會浮出想法:骨折了,我要怎麼做?面對骨折治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開刀又或許不用?手術要選健保鋼板還是自費鋼板比較好?

保守治療 手術治療



骨折治療分下列兩種:

保守治療:一般使用桶狀石膏、夾板或支架……等固定方法。骨折處沒移位,僅有裂痕(骨裂)無合併神經血管損傷或受傷處不易受外力影響的位置。可視情況選擇要不要手術。

手術處理:骨折位置有移位或出現複雜性骨折,關節面或長骨骨折,以手術開刀為較佳治療方法。目的是盡量讓關節功能回到未受傷的水平。針對骨頭線移位或功能變差(複雜性骨折、關節脫位或活動關節受傷、變形)必須透過骨釘、鋼板固定方式將斷裂骨頭固定。其醫療花費除健保給付外也必須考量到自費耗材(鈦合金鋼板、人工骨粉、自費骨水泥……)等。

材質差異 鋼板設計



兩者最大差異是材質及鋼板設計呈現的角度與螺絲的螺紋及數目上的不同。

健保骨折鋼板:不鏽鋼材質,螺絲數目較少,螺絲釘跟鋼板之間無法固定,所以骨質差的病人有時會出現螺絲鬆脫的情形。

自費骨折鋼板:鈦合金鋼板材質,螺絲釘跟鋼板是可以互相鎖住的,螺絲釘可以維持固定的角度支撐,俗稱互鎖式鋼板。即使病人骨質差,螺絲釘仍能鎖住鋼板讓骨頭更加穩定。

每個人的骨折情況不同,並非每個人都需要用到自費品項。醫生有告知手術及醫材選項的義務,病人也有知情同意下做選擇的權利,醫師會針對病人骨折型態、身體狀況提供最適合的建議,清楚分析健保與自費醫材的差異性,讓患者及家屬能在了解情況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處置,達到醫病共享決策與共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