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其實很懂你的心 文/黃城栩 |2025.09.07 語音朗讀 17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林祐豪圖/林祐豪圖/林祐豪圖/林祐豪圖/林祐豪 文/黃城栩佛光山板橋講堂於八月三十日舉辦佛學講座,禮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永有法師以「佛法其實很懂你的心」為題,從解析人心與情緒為起點,點出佛法對人心的關懷,並詳述佛菩薩的法門與療癒方法。永有法師首先說明,心在十法界輪迴,情緒是很複雜的,一個情緒連著一個情緒。有時一個情境來了,卻是數種情緒一起生起,種種的煩惱也就跟著生起。一個人無法負荷這麼複雜的情緒時,就會產生心理困擾,甚至於心理疾病。然而,「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能夠把自己的心管理好,才是最重要的。永有法師進一步指出,煩惱的真正病根來自無止盡的欲求(貪)、心中起不平(瞋)與不明白事理(痴),而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非在清淨自心,以求心的解脫自在。佛法對人心的關懷是整體性的,從生到死,從死到生,從輪迴到解脫,從凡夫到成佛。當有人生命變調或失去次序的時候,憂鬱、焦慮、悲傷、失落、憤世嫉俗等情緒就會駐足心中。此時若善用溝通技巧,不僅可以幫助對方,也能做為一種自我的觀察和教育。而溝通的原則與方法,是要以觀音菩薩的大悲心來傾聽,用專心與真誠的態度發揮同理心,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以地藏菩薩的大願心,保持中立,包容不同的價值觀並釋出善意。以文殊菩薩的大智慧,協助對方看清楚內心困惑的前因後果,進而可具體表述。以普賢菩薩的大實踐,善用潛意識的力量,擬定適合當事人的計畫,逐步實現。以藥師如來的方便法門,應病予藥,根據眾生不同的特質和因緣,照護身心靈。永有法師期勉大家,學習五大菩薩法門,不但能幫助別人,也能在自己遇到生命需要做調整時,自我療癒,並勇敢的向前邁進。南雅分會會員余玟萱分享,內心常常受外境影響,也因無明煩惱而情緒混亂,感謝法師介紹這許多方法來管理我們的心,例如,用念佛來調心等,在遇到任何困境時,有能力以心來轉境。 前一篇文章 【人間行者心】人群邊緣的風景—— 從掌聲到成全 下一篇文章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4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3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4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5【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6【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7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08【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9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10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朗朗晴空】空有不二【人間行者心】人間文學書香味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4【人間行者心】人群邊緣的風景—— 從掌聲到成全【晨齋語錄】給人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