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克名校 傳授獨門古藝

 |2025.07.18
190觀看次
字級
喜劇面具 圖/取自scuolamosaicistifriuli.it網站
我不生你的氣 圖/取自scuolamosaicistifriuli.it網站
3年制課程 面對面教學 學校課程中,以不同形狀的馬賽克元素,教學員拼組成具象作品。圖/取自BBC
夏天 圖/取自scuolamosaicistifriuli.it網站
3年制課程 面對面教學 3年制的馬賽克課程,每年會收約40位學生。 圖/取自BBC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繽紛的馬賽克藝術創作,令人讚歎。為傳承保留這項珍貴技藝,義大利弗留利馬賽克學校(Scuola dei Mosaicisti del Friuli)開設課程,分享全球喜愛馬賽克藝術的愛好者,從複雜的希臘羅馬圖案,到璀璨的拜占庭式構圖,更嘗試現代設計。此校每年吸引超過約4萬名遊客,更是目前世上唯一一所完全致力馬賽克藝術的學術機構。

學校創建之初,是為當地工匠提供正規培訓,並傳承該地區古老的馬賽克傳統。從高中畢業生到職涯中期的創意人士;各年齡層學生來自全球各地,參加為期3年的嚴格課程。

3年制課程 每年錄取40人

位於威尼斯的弗留利馬賽克學校,校園像個藝術馬賽克藝廊。入口庭園有大幅馬賽克作品,模仿畢卡索早期畫作〈格爾尼卡〉(Guernica)。在門廊的每個平面,乃至轉角處,都是精緻的馬賽克作品,包括:模仿米開朗基羅的〈聖殤〉等作品。

學校1922年建校,是世界上僅有專門教授藝術馬賽克工藝的學術機構。慕名而至的學員,報讀3年制課程。學校每年錄取約40名學生,能完成3年課程成為認可「馬賽克大師」的不出15人。選擇深造,修讀第4年大師級課程的人就更少,僅6人。

3年制的馬賽克藝術課程內容涵蓋:歷史、色彩理論、立體設計及技藝課,學員會學習正宗傳統馬賽克技藝,包含精細的古希臘羅馬風格圖案、夜光的拜占庭式圖案,乃至現代化的自由創作形式。

一件馬賽克作品由幾百,甚至數千塊小磚片鑲嵌與拼組,每塊可小至半公分,講求耐性與技藝。學校總監吉安.皮耶羅.布羅韋達尼(Gian Piero Brovedani)說:「要成為馬賽克大師,需極度努力。馬賽克也講求謙卑與精準,要教人慢下來,在專注與重複中尋找美。」

馬賽克創作也是讓人消融自我的「修行」練習。教師克里斯蒂娜.德萊奧尼(Cristina de Leoni)說,馬賽克藝術家都是獨自創作,但成品往往以組合形成展示。她說:「這門工藝要求創作者『擦掉自己』。一塊小磚不能傳達訊息,唯有與其他磚塊拼組,才能成藝術品。」

邊做邊學 方能掌握技藝

馬賽克作品的作者一般都是匿名。德國柏林的普爾尼瑪.阿林格(Purnima Allinger)辭掉銷售工作,由柏林到義大利學馬賽克。她說,馬賽克創作是精準、類似冥想的工藝,同時又是表達情感的藝術。過程中,讓人全心投入。

教授馬賽克歷史的教師達尼拉.維努托(Danila Venuto)認為,馬賽克是邊做邊學的學問,唯有親手做,才能掌握其中技藝。

該校10位校友正在創作一幅1265平方公尺的馬賽克地板,預計耗時1年,完成後,將會是該校有史來最大規模作品。瑞士的Carcano是參與的藝術家之一,他說,用手去拼砌,過程中,不停地在創造,與物料、色彩及圖案共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