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文/派翠西亞 |2025.03.29 語音朗讀 40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頻道成立5年超過10萬粉絲,榮獲YouTube頻道獎勵。圖/瑞星一畝田提供李財星夫妻和兒子媳婦共同經營YT頻道。圖/瑞星一畝田提供退休後購地務農十多年,李財星夫婦齊力照顧田間作物。圖/瑞星一畝田提供閒來自製無花果蛋糕,特別健康美味。圖/瑞星一畝田提供 在農地上養蜂,可以吃到天然的龍眼蜜。圖/瑞星一畝田提供棚架上種有各種瓜類作物,夏末秋初開心採收絲瓜。圖/瑞星一畝田提供一分地農田中,種植的作物十分多樣,還在田裡架設了網室。圖/瑞星一畝田提供種植草莓很成功,李財星欣喜分享。圖/瑞星一畝田提供 李財星引進新式的農機,並操作給網友看。圖/瑞星一畝田提供 文/派翠西亞退休國中校長李財星,2010年在嘉義市郊買了一塊地,一圓「種菜給家人吃」的生活夢想,2019年,因緣際會成了知識型網紅(YouTuber),透過近千支影片分享種植蔬果的經驗,傳遞正確的農業知識和永續環境的觀念,滿滿的教育魂,吸引來超過13萬名粉絲訂閱……「大家好,我是阿星!」蹲在一叢九層塔前的李財星,熱情地與攝影鏡頭打招呼,接著示範為九層塔修剪花葉的技巧與栽培要領。為了拍好影片,他還會從不同角度拍攝取景,務必讓觀眾看得開心療癒,可以跟著影片種菜修枝,把每種蔬果都種得精神奕奕、收穫滿滿。 退休後回歸田園生活李財星成長於一個佃農家庭,直到大學畢業以前,經常一有空就回家幫忙種田割稻,一直到分發教職,因離家較遠,加上教學繁忙,才完全遠離農事。2007年8月1日,李財星從嘉義縣鹿草國中校長一職退休,當年928教師節,李財星仍舊因先後擔任溪口國中、鹿草國中校長過程辦學績優,榮獲當年度師鐸獎,為教育生涯寫下完美的句點。李財星的妻子黃瑞珠,也是公務人員退休,娘家則是嘉義當地老牌的柳丁農,所以當夫妻倆分別從公職教職退休後,就想著藉由農耕不輟,保持體力和彈性,順便也種一些健康、無毒的蔬果來吃。意外躋身農業YouTuber2010年,李財星夫妻在嘉義市郊買了一分多的地,本以為就是種菜種果、閒雲野鶴,安度退休人生,沒想到因為2019年黃瑞珠在社大學習短片拍攝、剪接,加上兒媳積極鼓勵,讓李財星對拍攝影片上傳也產生興趣,兩人的退休生活從此加倍精采,還紅遍了喜歡農事操作的族群。從2019年至今,昔日的「李校長」化身「阿星老師」,繼續扮演傳遞知識的角色,如今已累積拍攝近千支長、短影片,內容有蔬果種植撇步、農事經驗分享……其中點閱率最高的,就是「九層塔要不要剪花?」、「三星蔥盆栽種植」、「木瓜種植方法教學」等短片。去年8月,頻道成立滿5年,一舉突破10萬訂閱里程碑,李財星也獲得YouTube頻道頒發獎牌。「像小時候領獎狀的感覺!」李財星笑著形容,也開心躋身農業知識型熱門YouTuber,繼續開啟退而不休的第三人生。瑞星夫婦經營一畝田李財星坦言,創立之初主要是分享食品製作、烹飪技巧,2021至2022年間,頻道訂閱人數明顯增加,李財星發現:「關於種植技巧的影片,比烹飪類影片的流量更好。」頻道自此專攻農業種植經驗分享,也正式更名為「瑞星的一畝田」(取太太和自己的名字各一字組成)。 為了經營好「瑞星的一畝田」,現年71歲的李財星,下決心深入學習3C產品、拍攝剪接,記錄家中一分田種植的各種作物和花樹。為了把每個步驟與細節拍得更清楚,李財星每天在田間工作的時間增加許多。「一天工作時間常超過8小時,其中大約花5到6小時在製作影片與種植。「如果不拍片,種植速度大概可以快個兩三倍。」條理分明的千支影片不少網友看李財星親自下田栽種,詳細介紹各式各樣農事技巧,常以為他是農業相關背景出身。「其實,我一直到退休後才擁有自己的田地,並展開農耕生活,所以有很多新式的耕作觀念,也是我學習而來的。」李財星不但「活到老學到老」,更展現利用網路平台推廣農業栽培、管理技術的潛力。李財星的頻道,是依照季節變化,種植各種水果、蔬菜,頻道上累積記錄、栽種的作物種類多達數十種,並依照不同蔬果作物,分門別類建立播放清單,讓網友從包括播種到收穫前的管理、害蟲的防治方式,掌握作物栽培過程遇到的各種問題與解方。全家人跨海共同經營至於幕後的分工,李財星主責平日種植及影片內容規畫、解說栽培技術與拍攝,以一支手機搭配腳架,獨自進行拍攝作業,黃瑞珠則在旁協助,並與媳婦合作進行剪輯、上字幕等後製作業。遠在日本工作的兒子則提供技術支援,有時媳婦也會依照影片設計,擔任提問者角色或兼做農事助理,以一問一答方式引導李財星解說,提醒李財星影片拍攝細節,全家人共同經營頻道,讓影片充滿特有的溫馨感。「媳婦會跟我說哪些地方要怎麼拍,像蚜蟲很小,要用放大鏡照著再拍,不然會看不到;還有拍片角度也要有所變化,才會看得更清楚。」此外,媳婦還與婆婆黃瑞珠負責經營網路社群,回答網友詢問及釋疑。跟緊時事傳遞好資訊除了記錄田間正種植的作物,李財星還會搭配時事,分享網友可能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去年7月凱米颱風造成香菜價格飆漲,8月初拍賣價一度來到每公斤1000元,李財星就錄製短片「現在種香菜可以賺大錢?」說明香菜的產季與價格飆漲原因,並建議夏天想吃香菜的網友可在家種植耐熱品種。或許是從事教職多年累積的習慣,李財星特別強調片中資訊的正確性。影片中介紹的種植知識,主要來自農業部的農業知識網、農業試驗所的文章,他還到嘉義大學、中興大學進修學習,並搭配實際種植的經驗交互對照,傳達正確的農業知識。引入農業新科技「農業學無止境,種植什麼作物都要種得好,真的不容易。」李財星偶爾也會向鄰近田地專攻特定作物的農友討教,了解種植的品種,有的農友知道李財星正在做農業YouTuber,更樂意讓他直接拍攝田裡實況,讓觀眾認識專業的栽培技術。透過與農友交流,李財星深感每種作物栽培都有門道。而多年的栽培經驗,也讓李財星體會到環境對農業的影響。「天氣、蟲害、土壤都是挑戰。」近年因氣候變遷,夏季溫度屢創新高,加速田間勞動體力消耗,也影響作物發育,即使夏天盛產的瓜類結果率也下降。「天氣太熱,很多蔬果都種不好。」不僅做田間實驗,李財星也積極學習農業新科技,親身示範如何使用電動農機具,前往智慧農業周直擊最新農業技術。「既然做了YouTuber,當然要多吸收一點農業知識跟網友分享。」面對近年興盛的AI風潮,李財星曾請ChatGPT推薦種植方式並親自實驗,最近也嘗試使用AI為影片配音,擁抱潮流不落人後。近來他更積極開發各式拍攝主題,加入特定作物怎麼吃才健康等觀念,希望開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目前主要觀眾是快要退休或已經退休的人,希望未來有更多關心食農教育的人觀看,讓影片對更多人有幫助。」 前一篇文章 黃玉珊 將台灣女性影展推向國際 下一篇文章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3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MLB太空人、水手、遊騎兵 搶進季後賽 2025.09.1207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8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9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10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煙燻男的異饗世界寫出東台灣的好日子江冠明 不斷意外的人生之旅血液充滿特戰兵精神王燕琨 積極追夢身障不設限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 作者其他文章對虐待動物揮出重拳義大利立法 尊重動物台灣是蛾類王國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