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然味道】 夏日麻薏情 文/陳媺貞 |2025.08.16 語音朗讀 28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苦麻薏葉片狹長形 圖/陳媺貞吃一碗地瓜片麻薏湯好消暑 圖/陳媺貞甜麻薏葉片橢圓形 圖/陳媺貞圖/123RF 文/陳媺貞田裡種著兩種食用麻薏——苦麻薏與甜麻薏,種子來自兩位朋友的心意。苦麻薏的嫩芽葉得經過搓揉去掉苦液,煮來才順口,多少有些費事,偶爾我會動手處理,但多半偏愛甜麻薏,只要摘來洗淨,就能下鍋,炎炎夏日,可拿來變化菜色。每年春末,看到麻薏從田地裡冒出小苗,與野草一起生長,我的心便亮了起來。它是我田裡的老朋友,多年來,我都會等待並尋找它的芳蹤。春天一到,它們便漸漸破土而出,我愛憐地將一部分移植到更適合它生長的地方,耐心地拔除雜草、給水、施肥,讓它慢慢茁壯。苦麻薏的葉片狹長尖銳,日後會開小黃花,結出像彈珠般的果實;甜麻薏的葉片呈橢圓形,也開小黃花,結出細長形的蒴果。盛夏7月,小暑與大暑之間,正是它們生命的青春壯盛期。不畏酷熱的陽光,枝葉盡情舒展;那鮮嫩的心芽葉,早在先民時代便被摘來煮湯,是夏日清涼消暑的野菜。我娘家在民國40多年時曾種過苧麻,作為經濟作物。夏天,父兄到田裡將苧麻拔起、捆好,用牛車運回家。晚飯後,便在長板凳上,把苧麻的尾端折斷,去除中間的莖骨,剝下麻皮,再用車刀刮去綠皮。隔日,將麻皮甩直,鋪晒在庭院的晒穀場上,讓烈日晒乾,之後打成捆賣給商人,製成麻繩。那工作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後來,由於化學纖維製成的繩索更耐用,取代了天然植物的麻繩,苧麻便漸漸消失了。那時曾聽家人說,苧麻折下的尾端葉可以入菜,但我家從未煮過。多年以後,感謝兩位好友送給我食用麻薏的種子,彷彿接續了兒時未能品嘗麻薏的夢。如今的麻薏,是專為食用的黃麻嫩芽,不再是當年製繩栽種的苧麻了。田裡的兩種麻薏呈小灌木狀,生命力強韌,耐旱且不畏暑熱。到了秋天,果實成熟後,有的會自然爆開,種子落入泥土中休眠。我也會將枯乾的植株拔起,在田間各處甩下種子。到了明年春天,又會有新芽破土而出,讓族群繁衍不絕。酷熱季節,旺盛生長的麻薏欉,那鮮嫩的心芽葉,任誰看了都會喜歡。摘取甜麻薏的嫩芽與幼葉,洗淨、切段煮湯,再加上自己喜愛的配料,如地瓜片,喝上一碗,總能讓我滿身微汗,感覺消暑又讓新陳代謝順暢。感謝兩位送我種子的朋友,讓我認識、並傳承麻薏的好處。我也讚佩麻薏的生命力,愈摘愈長、側芽愈發茂盛的特性,讓它成為我夏日的消暑健身佳蔬。 前一篇文章 【果然日常】 繽紛惹味 摩洛哥檸檬番茄盤 下一篇文章 【蔬食百味】 火龍果沙拉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7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8【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蔬活日常】鮮甜的巨竹筍【養生百味】冬食淡素 防範疾病【青蔬好味】市場小確幸 海苔黃瓜大滿足【蔬活日常】植物之肉 毛豆【節氣養生】養藏溫補 桂花蜜小米糯藕【蔬食百味】番茄菇菇薑黃炊飯 作者其他文章【蔬活日常】鮮甜的巨竹筍【森活日誌】我家的文旦故事【植感滋味】 自種青莧好味道【植物筆記】紅蘿蔔 撐起白花傘【農會家政班】二度造訪油甘園【3-4月主題徵文——春天的故事】春天的魔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