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除舊、復古、觀光──七堵彩繪街弄

文/丹青 |2025.07.11
200觀看次
字級
畫師彩繪里民活動中心。圖/丹青
鐵捲門彩繪昔日戲院。圖/丹青
門牆彩繪懷舊小吃。圖/丹青

文/丹青

雨都基隆市因多雨經年潮溼,房舍容易因雨水髒汙老舊。二○一八年,正濱漁港彩繪樓屋的浪漫風情,透過無數網紅美照的傳播,使當地成了熱門的觀光景點。然而,正濱漁港彩色屋其實是為了推廣觀光「城市色彩計畫」產出的一組作品,雖亮眼卻與漁港土地的連結不深。

這一兩年來,基隆市政府持續推動改善市容的公共環境彩繪計畫,藉由抗汙防水漆面與環保材料,針對外觀髒汙嚴重的建築進行美化,不但可延長牆面壽命,透過民眾參與及藝術團隊的「微整形」後,也讓城市質感大大加分。其中,能與地方歷史結合並充滿在地鄉土記憶的,無疑是七堵區的彩繪街。

七堵,為基隆市面積最大的行政區。由於基隆港附近腹地有限,加上七堵為台鐵西部幹線對號列車起訖站,近年逐漸發展為基隆副都心。但其實早年漢人來此開墾時,這裡不過是個農業據點,農夫種稻、水牛耕田的景象,還有上世紀五、六○年代的柑仔店、懷舊電影院、米店以及跳格子、國語課本等等,都是當地居民共同的回憶。

七堵區市議員楊秀玉,以自己服務處的光明路巷弄為起點,鼓勵老舊房屋彩繪上米店、老戲院、早年農村生活等懷舊圖畫。除了媒合鋼鐵公司贊助經費,還請來資深電影畫師江錦豐,搭配年輕設計師胡永煒等兩代畫師,加上兩、三位藝術系學生的協助,為七堵街頭注入全新樣貌。

經過這一年多的努力,彩繪一條街已經從光明路延伸到明德一路及崇義街一帶,除了房舍牆面,也包括路邊電箱、鐵捲門等。

接受房屋彩繪的民眾表示,如此不僅可減緩房舍老化、美化社區環境,加上繪畫主題又與小時候的生活記憶有關,就連中華隊奪得十二強冠軍等光榮時刻也可入畫,因此多數人都樂於參與。

如今已延伸至七堵大街小巷的房屋彩繪,將昔日的歷史、文化、美食,透過繪畫創作留下共同的回憶,誠屬難得。下次來到七堵時,除了鐵道公園,也記得去看看充滿古趣的彩繪巷弄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