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色 多才多藝的山中奇女子 文/芝琳 |2024.06.08 語音朗讀 7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趙梅色創作時全神投入。圖/曾石南提供漂流木素人藝術家趙梅色。圖/曾石南提供趙梅色提供漂流木作品裝置於大埔鄉。圖/趙梅色提供趙梅色的漂流木獎盃作品。圖/趙梅色提供趙梅色創作的漂流木檯燈。 圖/曾石南提供趙梅色閒暇變身為樂團主持人。圖/趙梅色提供 文/芝琳世居台灣遺世桃花源山村中的奇女子趙梅色,2009年7月以前,是村內愛唱歌、愛說笑話,主持功力一級棒的風趣咖,幾天後歷經一場風雲變色的「八八風災」,趙梅色竟變身成為素人漂流木藝術家,除了作品大受歡迎,更開班授徒成為村民口中的「老師」……2009年,一場「莫拉克風災」(又稱「八八風災」)徹底改變了趙梅色的後半生。雖然她與生俱來的風趣歡樂個性始終沒變,但身分卻從單純的「綜藝咖」,被疊加上「素人藝術家」頭銜,成為嘉義遺世桃花源大埔山村的「才藝咖」奇女子。風災前,趙梅色是村內「驚嘆號樂園」的主持兼主唱,個性風趣愛說笑話,還取名「色咪咪主持人」自娛娛人,村內大小活動常見她活潑逗趣的身影……災後另謀生計學創作風災後,山中完全沒有觀光客到訪,趙梅色家中原本經營曾文水庫遊船生意的生計頓時中斷,正好災後從阿里山上沖下很多漂流木,政府也開放民眾撿拾,大埔觀光促進協會便試著舉辦課程,教居民用漂流木進行創作。面對漂流木創作,趙梅色一開始就玩得很開心,也一直被老師稱讚「有天分」,鼓勵她繼續「化腐朽為神奇」。最後她心動了,決定成立「色咪咪工作室」,專注於漂流木創作藝術。隨著工作室到訪人數愈來愈多,趙梅色沒有辜負「素人藝術家」的稱呼,創作的作品也獲得許多知音收藏。素人創作意外受歡迎如今山村鄰里口中的「梅色姊」備受肯定,村民不但尊稱她為「老師」,更認為趙梅色熱情開朗的笑容、別出心裁的作品設計,是最能吸引觀光客到訪的賣點,也因為來學習漂流木創作及購買她作品的人潮不斷,明顯活絡了災後的山村經濟。「我沒有顯赫的學歷,也沒有受過正統的美術工藝訓練,只憑著一腔對藝術的熱愛與興趣,利用家事之餘進行創作……」巧思設計待知音上門趙梅色最受歡迎的是檯燈系列,雖然作品充滿拙樸童趣,細節處理卻相當細膩,且富有特色,因此深受歡迎。趙梅色自學而有成,近幾年來除了拈花惹草,更憑著一雙眼睛和巧手,從水庫岸邊撿來合法開放供民眾撿拾的樹根與漂流木,以手工清洗處理後,製作成各種裝置藝術品,為自己店裡增添藝術氣息,每回有客人欣賞,她便開心地為客人解說。 「看木頭的外觀,感覺像什麼模樣,就往那個方向去設計、造型。」趙梅色完成每件作品的時間並不一定,也難以估算,因為她都是每天忙完家務後,才抽空「趕快來玩一玩」,所以一切都很隨心隨興。取材自然以符合環保「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過程一定符合環保訴求,盡量少用塑膠材質來塑形。」趙梅色通常會先到野外採集植物的花朵與葉片,之後將氣球吹氣,漲大到所需大小予以定型。隨後在氣球表面塗抹白膠,黏貼上一層宣紙,將汽球緊密包覆,製作完成燈型後,緊接著黏貼花瓣與葉片做為裝飾,以展現圖案光影效果,待其完全陰乾堅固成型後,再將氣球戳破,整型後完成燈罩。獨一無二的自然美感每次一點亮檯燈,燈罩就隱約透出花瓣的形狀,材質既環保,又不失自然美感。 「每一件漂流木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既自然又充滿原味藝術。所以很多人都說,看到這些作品,總會忍不住歡喜、笑咪咪。」趙梅色回想八八風災剛發生時,曾文水庫湖面、岸邊,滿滿都是漂流木,堆積起來幾乎有兩座小山那麼多,不僅造成水庫環境與水質汙染,也讓湖光山色美景大打折扣。當時政府雖然開放民眾撿拾,可惜很多鄉親撿回家後,竟是拿來當作柴火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再次造成空氣汙染。趙梅色說,其實這些漂流木,很多都是珍貴的高級木材,如台灣檜木、樟木、台灣杉(亞杉)、台灣肖楠等,只當做燃料非常可惜……讓漂流木有溫度重生趙梅色選擇發揮創意,讓漂流木脫胎換骨重生,成為藝術品或家庭用品,供人們使用與欣賞,不論燈飾、時鐘或鑰匙圈、吊飾,都讓漂流木再次有了生命和溫度。趙梅色並配合遊客需要,也開放供民眾DIY,體驗自己動手製作漂流木鑰匙圈、項鍊等手作小物,讓遊客在檜木或肖楠木上作畫或烙燒文字,將手作紀念品配帶在手機、隨身包包上,隨著木頭不斷散發出淡淡的香氣,讓人對大埔山村念念不忘。 樂團及歌手 充滿驚嘆號還只是個單純家庭主婦時的趙梅色,和鄉內幾位音樂愛好者,共組地方樂團,利用可以走動的釣魚平台為舞台,在大埔地區各種歡慶場合表演。她自我調侃為「色咪咪的主持人」,逗得民眾呵呵大笑,氛圍宛如戶外卡拉OK大賽,台上台下都玩得很開心。如今,趙梅色這位奇女子,白天拿著漂流木用砂輪、挫刀,烙針……創作,鄉親需要她時,就換下工作服,穿上豔光四射的秀服,嬌俏的走上行動舞台,拿起麥克風亮麗登場,從樸實的素人藝術家,變身為驚嘆號樂團的主唱。「這台水陸兩用車,平日作為載客到水庫釣魚的平台,必要時則可以立刻變身為行動舞台。」趙梅色很肯定嘉義縣大埔鄉大埔觀光促進協會,為推動當地觀光所推出的「陸上行舟」──白天帶遊客知性認識大埔村,夜晚則是有旋轉水晶球的華麗舞台,令人忍不住發出驚嘆號。「可別小看這個草地樂團和歌手喔!」趙梅色驕傲的說,成員中的小喇叭手梁安桂老師,過去曾經是台視大樂隊的團員,還曾是葉啟田演唱會指定的小喇叭手。歌手則是當地村民輪流上台(長青族居多),村民認真唱著台語老歌,搭配樂團賣力的伴奏,以及熱情民眾的伴舞,讓遠道而來的旅人,見識到大埔人的溫馨人情味。趙梅色說,歡迎遊客有機會到嘉義大埔旅遊時,走進大埔鄉各個景區,體驗風光明媚的湖光山色,也可以感受當地人的熱血與熱情。 前一篇文章 張健芳 樂在推廣可可文化 下一篇文章 溫佑君 讓香氣成為生活語言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煙燻男的異饗世界寫出東台灣的好日子江冠明 不斷意外的人生之旅血液充滿特戰兵精神王燕琨 積極追夢身障不設限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 作者其他文章撒豆成畫 作品幽默又有能量伍鳳瑛 豆畫藝術展現原住民美學楊添得因為玫瑰 45歲從零打拚 張國興 南台灣 自然裁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