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兼顧防洪、休憩與生態教育 金瑞治水園區

文/丹青 |2024.05.22
202觀看次
字級
金瑞治水園區是兼顧防洪與休憩功能的蜻蜓生態園區。圖/丹青
金瑞治水園區是兼顧防洪與休憩功能的蜻蜓生態園區。圖/丹青

文/丹青

內湖是台北的小盆地,多山丘也多湖泊,境內的大湖和碧湖、碧山嚴等皆成風景勝地。唯近二、三十年來,開發內湖工業園區,人口及大樓越多,除交通擁擠外,加上地形關係,亦容易有水患,二○○一年之納莉颱風,更造成此區嚴重淹水,居民損失慘重。

故台北市政府除了在內湖地區增高堤防,亦在「海綿城市」及「總合治水計畫」的策略理念下,規畫一系列「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的工程,來提升都市的防洪能力。其中「中游減洪」的部分,就是檢討內湖地區適合設置調節滯洪池的地點,以減少暴雨造成下游排水系統的負擔。

此種滯洪池的建設,多以新型生態工法施工,並考慮到非汛期間可供民眾休憩、運動之用,培植為生態教育園區,兼顧治水防洪及休憩、生態教育。民眾較熟知的此類建設是,大湖山莊巷內靠近山坡的「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已成著名健行、登山景點,春季亦常有花海可賞。另一處較不為人知的,是位於內湖路三段三四八巷內的「金瑞治水園區」,也是頗具特色的多功能防洪園區。

金瑞治水園區亦是台北市政府為兼顧生態和防洪,所建置的海綿城市治水計畫成果之一。選擇此地,是因附近山坡地有土石流之潛勢,故於民國二○一四年二月開工,以生態工法,完成渠首工、高地排水箱涵、調洪池、人行景觀橋、維護通道、緊急溢流設施、退水輔助設施、水位計及電視監視系統等設施,用地面積約一八二七公頃,集水面積約二一一公頃,計畫蓄水量高達兩萬七千立方公尺,共花費新台幣八千兩百萬元,於二○一五年七月啟用。取名「金瑞」,乃這裡是內湖金瑞里轄區之故,水利處整治後,取得當地民眾共識後才命名的。

完工並進行周邊環境改善後,金瑞治水園區提供了生物良好的棲息地,現池邊隨時可見到蜻蜓和蝴蝶翩翩飛舞,蟲鳴鳥叫聲不絕於耳,美景清幽也是民眾樂於前往的休閒去處。成立兩年多後,經水利處委外調查,發現此園區有蜻蛉七十三種、蝴蝶七十七種、蝙蝠八種、鳥類五十種、植物三百五十一種,特別是這裡的蜻蛉種類佔全國三分之一之多,如杜松蜻蜓、粗鉤春蜓、短腹幽蟌等,堪稱蜻蜓的樂園。

因此於二○一九年另外辦理微棲地營造,就地取材鋪設塊石步道、坡地放植生包、栽植灌木串接生態廊道等,成立全國第一座「蜻蜓主題園區」。筆者走訪該地時,看到園區名稱牌示旁,就有四種蜻蜓的圖示,實際走在園區小徑路上,也見到蜻蜓飛翔其間,還有台灣藍鵲的身影。

金瑞治水園區就位在內湖路車水馬龍道路巷內,都會間實在難得有此寧靜生態園區,既能觀看防洪治水的河道景觀,又有生態池、小橋流水、涼亭及健行步道可供休憩、運動;整體園區雖不算大,半小時可逛遊一圈,卻有豐富的動、植物可探訪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