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重逢】鋼琴師的花朵

文/歐銀釧 |2024.05.17
1397觀看次
字級
鋼琴師張秀卿(左)常牽著智力像小孩的先生盧文彬,在公園散步或玩跳棋。圖/歐銀釧
鋼琴師張秀卿(左)常牽著智力像小孩的先生盧文彬,在公園散步或玩跳棋。圖/歐銀釧
張秀卿在鋼琴獨奏音樂會上演奏。圖/歐銀釧
圖為六十一歲的盧文彬著色的畫作。圖/歐銀釧

文/歐銀釧

藍天綠樹,陽光普照,張秀卿牽著丈夫盧文彬的手,在台北市青年公園散步。

「我愛你,媽媽。」他轉頭對她說。

走了好一會兒,他的妹妹燕玲送來跳棋。他們在石椅上擺棋盤,秀卿持綠棋,他持黃棋。勝負很快決定,他贏了。她稱許:「你好會下棋噢!我又輸了。」六十一歲的他臉上有著天真的笑容,大聲地說:「我愛你,媽媽。」

她故意讓他贏,讓他愛動腦下棋。結婚十六年了,他以前暱稱她「妹妹」。八年多前的車禍,導致他的腦部重傷,失去語言能力,智商停在大約六歲小孩的階段。她和婆婆、小姑接力照顧,他說著一般人聽不懂的話語,稱她們三人「媽媽」,高興時就說:「我愛你,媽媽。」

張秀卿是鋼琴演奏家,也是鋼琴老師,教過上千位學生,畫家馮佩韻是她的學生之一。去年冬天,馮佩韻在家中舉辦張秀卿鋼琴獨奏音樂會,優雅的她翩然來到,演奏了兩個小時,十指在琴鍵上飛舞,觀眾沉浸其中,餘音繞梁。出席者之一麗玲讚嘆:「真是美好的音樂饗宴,老師就像快樂仙子,帶著我們翱翔。」

那些曲子在我心中迴旋不絕。今天春天我約她喝咖啡,謝謝她的演奏,訝異地發現她已五十四歲,歷經坎坷人生。

她出生於南投竹山鎮,父親是林場的會計,母親在工廠縫手工娃娃,含辛茹苦養育孩子們。她是老么,從小對聲音特別敏感,「輕敲竹子、瓶子,都有旋律。小學三年級,父親買了一台風琴,於是我在家中開始彈台灣民謠、電視卡通影片的歌曲。夢想長大後當演奏家、演歌仔戲或是擔任音樂老師。」

有一年住台北的叔叔回來過年,帶她去竹山鎮上,買了一枝梆笛送她。那時,她收看中華電視公司《每日一字》節目,聽見背景音樂〈陽明春曉〉,即會吹奏這首梆笛獨奏曲,展現春天來臨的歡心。「彈風琴、吹梆笛,日子過得很快樂」。

高中時迷上〈木棉道〉這首歌,反覆地唱,心中綻放滿滿的木棉花。高二時把存了許久的壓歲錢一千兩百元買了吉他,沉醉於自彈自唱,曾經揹著吉他到台北參加歌謠創作研習會,得到創作歌謠第三名。

畢業後來台北,起初當播音員、在樂器行打工。後來師事許治民老師學鋼琴,也向黃明章老師學琴。有一次她應邀到來來飯店觀賞許老師和友人的演唱,佩服不已,心中編織夢想:「想當樂手,到處表演。」二十三歲即在西餐廳代班,邊演奏邊演唱,也努力存錢,買了二手鋼琴。

「我年輕時定不下心認真練琴,功力不夠,只能代班,找不到正職。因此,二十五歲時,我在台北市復興南路叫賣便當,維持生活。沒想到某日騎摩托車出外販售便當,竟發生追撞,左腳粉碎性骨折,下膝蓋裂成三塊。住院治療之後,父親將我接回竹山療養。」

「雙親像照顧嬰兒一樣照顧我。每天服藥的費用高達一千元,好像一天吞一只金戒指,我心不安。」焦慮的她找高中的國文老師唐瑞萍傾訴,老師除了鼓勵她,也建議她去古剎德山寺祈福,於是結識寺中師父,開始誦讀《金剛經》,懵懵懂懂,讀到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經由師父講解,感動落淚。

「因腳傷回竹山老家調養兩年多,每日練琴,琴藝精進,出師了,也算是因禍得福。」痊癒後,她隨即到竹山雅弦樂器行應徵音樂老師,大受重用,也在中部接現場彈唱工作。不過,鋼琴演奏家的夢輕敲心房,三十歲那年,她再度來到台北,擔任樂師,也賣出五首自己創作的曲子,往夢想之路邁進。

在朋友介紹下,認識長她七歲,樸實的裝潢設計師盧文彬。沒想到隔年夏天,「在烏來發生車禍,我們被酒後駕車的人撞到,他的脾臟破裂,陷入昏迷,我的左腿被撞爛了。幸好開車路過的人發現,將我們送醫。我永遠記得那陌生的路人緊緊握著我的手。」經台大醫院診治,漸漸康復,一個月後,她回竹山休養。

他繼續在台北從事裝潢工作,但是常以書信及電話問候佳人,偶爾前往竹山探訪。情感滋長,於是她在三十七歲時嫁給他,郎才女貌,親友都給予祝福。婚後住在台北,她隔周回竹山教鋼琴、上佛學課。

以為從此可以安定下來。沒想到,婚後第八年,「先生發生車禍,送醫急救,昏迷不醒。」她祈求菩薩保佑,終於救活了,醒來了,但是,他的智力變得像小孩子。

如夢的幸福世界碎掉了。為什麼人生路如此崎嶇?她想起《三世因果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轉了好幾個醫院,尋求診治,半年後,他坐輪椅回家。「情況不明,他有時像大人,有時像小孩。他記得我,常常要幫我戴戒指。」她不離不棄,想把他的智力找回來,於是買兒童著色本讓他著色,讓他念九九乘法表、計算數字,學習抄寫經書、誦經。

八年多了,支持她的是佛教的哲理。經云:「富貴貧窮各有由,夙緣分是莫強求;未曾下得春時種,坐守荒田望有秋。」小姑燕玲除了照顧哥哥,也當義工,廣結善緣,播灑善的種子。婆婆幫著照料,讓她得以繼續出外教授鋼琴,維持家計。她的心中每每浮現禪詩:「若人識得因緣法,秋霜冬雪皆是春。」

「災難不停,去年元旦我又跌倒,骨折。現在依舊跛著,但是,還好,仍然能拜佛。」她說:「我這輩子走得搖搖晃晃,人生路曲折。如今,先生能自由自在活著,已經是福氣,他是我的老娃娃、老寶貝,我把他當成兒子疼。」

她喜歡握著他的手,到公園晒太陽、散步。「當我看見陽光穿透樹葉,折射出金黃翠綠的光芒,樹影婆娑,大自然療癒了我的心。」

穿過公園,回到家裡,她打開二十多歲時買的二手鋼琴的琴蓋,彈奏起來,音符在室內流動。他側耳聆聽,手舞足蹈地說:「我愛你,媽媽。」指尖在跳舞,每首曲子到了她手上,都好像長出一朵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