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左文俊 人生就像一幅畫

文/記者馬思嘉、馮開華 |2024.05.26
146觀看次
字級
圖/新華社
左文俊畫室裡的部分作品,右下名為〈岡仁波齊峰〉的油畫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卡魯賽爾展廳舉辦的「和光:當代藝術展」中展出。圖/新華社

文/記者馬思嘉、馮開華

左文俊希望透過繪畫幫助更多身障者。他曾將自己作品拍賣的人民幣40餘萬元全部捐出,用於為貧困地區身障兒童做康復手術。



今年四月初,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卡魯賽爾展廳舉辦的「和光:當代藝術展」中,有一幅名為〈岡仁波齊峰〉的油畫,作者是來自寧夏的身障青年藝術家左文俊。

「我從沒去過西藏,這幅作品是我通過臨摹照片、加上自己的思考創作的。」三十四歲的左文俊說。

突破身體的局限

左文俊自幼罹患腦性麻痺,無法像常人那樣控制自己的身體,直到八歲時才學會跌跌撞撞地走路,膝蓋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傷疤。至今,他的雙手仍拿不住水杯,用筷子吃飯也是充滿困難。

然而,他筆下的超現實主義油畫筆觸非常細膩。最近,他耗時兩個月完成的大幅畫作〈問天機〉,描繪了地球上方的空間站和七名太空人,其中包含了他對中國古代哲學的思考,精細程度如同高清照片。

「畫畫是我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左文俊說。

左文俊的父母都是工人。為了照顧他,母親在他兒時就辭去工作。八歲時,父母給了他一盒粉筆。憑著想像,他用不靈敏的雙手在地上畫出了幾個方塊,那是他心中的「宇宙飛行器」,也是他藝術夢想的起點。

高中時,他成為藝術特長生,開始學習素描。手握鉛筆,他努力練習排線,卻總是無法控制好力度,每天要用斷十幾根鉛筆,母親曾整晚整晚地給他削鉛筆。「我心中有好的想法,但是手不聽使喚,有一陣子心裡非常煩躁。」他說,「過程很困難,但我就是要突破身體的局限。」

用努力填平溝壑

經過大量練習和思考,左文俊憑美術特長考上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美術學院油畫系。二○一九年到二○二二年,他在妻子馬嬋媛的陪伴下,前往位於北京的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古典寫實班學習,進步飛快。

「我很感謝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陪著我,我可能沒有勇氣去『北漂』。」左文俊和妻子經朋友介紹相識。在馬嬋媛生日那天,左文俊臨摹了一幅梵谷的〈鳶尾花〉作為生日禮物,而鳶尾花的花語是「愛的使者」。

「左文俊非常樂觀、開朗,思想深刻,能夠包容我、給我很多指導。朋友都說,我和他在一起之後變得像文藝青年了。」馬嬋媛說。會計專業出身的她,跟左文俊學習了三年繪畫,如今又在學習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課程,她希望能跟丈夫一起,教會更多身障者繪畫技能,並為他們做心理疏導。

左文俊希望透過繪畫幫助更多身障者。他曾將自己作品拍賣的人民幣四十餘萬元全部捐出,用於為貧困地區身障兒童做康復手術。至今,他仍和妻子一起,免費教授身障者繪畫技能,並努力打通銷售渠道,幫助他們將作品售賣出去。

「在成長過程中,我得到了太多的愛和幫助,所以我也想幫助別人。」他說,他所使用的畫室,是寧夏殘聯協調銀川市榮錦苑社區為他免費提供的,而他如今也有了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讓他能無憂無慮地追逐夢想。

在左文俊看來,藝術創作是延續生命的手段,因為作品可以永生。雖然他還無法完全自如地控制雙手,畫得很慢,且需要反覆塗抹修改,但他認為,努力和時間可以填平溝壑。

「人生就像一幅畫,好看與否,要看暗部是否豐富。我希望以後能在羅浮宮舉辦一場個人畫展,將我的思想與世界各國人民交流。」他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