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 佛門行事146 佛教的建築

文/星雲大師 |2024.04.28
787觀看次
字級
佛教的建築,多少門不重要,需要多少電梯、多少無障礙的空間,以供行動不便者也能自如行走。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自古以來,佛教寺院的建築,重檐飛翹,壯麗宏偉;尤其有很多的叢林,前殿、中殿、後殿,有堂有塔,有樓有院,左右廂房,整齊對稱,鐘樓鼓樓,兩相遙對,亭台樓榭,園木扶疏,簷廡相接,殿堂一進一進,一層一層,重重疊疊,重重無盡。可以說,整個大叢林就如一座皇宮一樣。

叢林裡,幾廳、幾殿,愈多表示愈莊嚴,愈為信者所崇拜。例如揚州天寧寺,過去他們就很自豪的說:「一寺九門天下少,門廊十殿世間稀。」其實,依現在環境而論,多少門不是重要,他需要多少電梯、多少無障礙的空間,以供行動不便者也能自如行走。

現在的寺院,有多少走廊、多少殿堂也不重要,他需要有多少的教室,多少的講堂,多少的集會所、談話室、繪畫展覽館、表演廳、電腦教室、視聽中心、安寧病房……。像過去的藏經樓,只是作為藏經之用;現在的圖書館,要能夠讓人閱藏;還有滴水坊,供應往來大眾的餐飲方便;想要抄經、讀書的,有抄經堂、閱覽室;喜歡禪修、念佛的,有禪堂、念佛堂。

再有一些特殊的建築,如以變相圖方式,介紹西方極樂佛國的淨土洞窟,呈現佛陀說法的靈山勝會、祇園講堂,改變過去傳統用十殿閻羅的恐怖教化,用歡樂溫馨的傳教方式,令人對美好的人間淨土心生嚮往,這是佛教建築的新義。

當然,停車場也很重要,因為現在客人來不來,與你的停車場有很大的關係。你能停腳踏車的,只有接引腳踏車程度的信徒;能停摩托車的,是摩托車的信徒;能停小轎車的,有小轎車的信徒;能停大巴士的,有大巴士的香客,所以一間寺院的發展,也要看停車場的管理運用。

可以說,建築道場和佛教的發展,關係重大。過去太虛大師為了佛教,那麼有理想、有熱情,也想革新佛教,只因為他沒有道場,也是不能稱心滿願。

但是現在的建築學,不斷在改進,中國宮殿式的建築,慢慢地也在減少;整個社會環境在變化,人口增加,對於土地的利用,改以大樓模式。在大樓裡面,你可以設立大講堂,你也可以設立藏經樓,你也可以設立大雄寶殿,甚至辦學度眾,接待十方。

現代的建築,不再只是說要建造一個殿堂,供奉佛菩薩、五百羅漢、幾大金剛,可以容納百人的教室,千人的講堂,萬人的大會堂,對於現在佛教的發展,更為需要。

關於寺院的建築學,就以佛光山為例,向各位報告:我們為了提倡佛教的現代化,佛光山有三千人的集會堂,有兩千人的大會堂,以及多個可容一千人、五百人、三百人、兩百人、一百人的講堂、會議室;而且為了讓現代的信徒前來問道、聞法、共修,甚至設有抄經堂、念佛堂、禪堂。另外,各殿堂都可進去禮拜,與諸佛菩薩接心;還有可以參與共修的短期出家、八關齋戒等,都有相同的意義,只是名稱不同,但度眾的功德,應該是不二的。

改變就是進步,一再的保守,慢慢的會隨時代被人淘汰。因此近來寺廟的建築,可能要提出一套像天主教堂的模式,如基督教堂有一個十字架的標示。至於佛教的道場怎麼現代?當然還是需要由教界來統一殿堂的名稱、殿堂的設施、殿堂的功用,這也是這個時代所需要,佛教界應該給予改進的方便。

寺院對信徒而言,是人生的加油站,是諸上善人往來的聚會所,是去除煩惱的淨土,是啟發道德良知的學校,是提升文化修養的藝術中心,是廣結善緣的功德所;寺院為萬千眾生作得度因緣,所以寺院建築,不容等閒視之。



奠 基

「奠基」典禮就是準備要啟建房子了,需要舉行一個儀式,表示房子就要開始興建了。

過去一般對於房子準備開工,都稱為破土、動土,或是開工典禮……在這許多名稱當中,我就想到:破土,土破開了,有什麼意思呢?動土,地動山搖,土要動什麼呢?其實,大地本來就不需要我們動它、破它,尤其在這個舉世動盪的時代,全世界的人都希望安定,所以用破土、動土,好像都不是很適合,還是「奠基」比較合適,因為這個房子還是需要有基礎。

舉行奠基典禮,有人會要看日期;其實不需要,因為天天都是好日。也有人要看方位,其實這也不需要;只要室內通風、向陽、採光良好,出入、動線都流暢,高低適合,讓人住的安心、舒適,這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奠基典禮,大樓有大樓的奠基,工廠有工廠的奠基,甚至於美術館、博物館、寺廟、庵堂、教堂……在建設之前都需要有一個奠基的儀式,表示我們的工程開始了。

當然,奠基前你要準備好各類事項,進行各種考量,比方:建築執照有完成嗎?有合法嗎?旁邊有人跟你糾紛嗎?申請都很順利嗎?未來的經費、工作進行方式,都有參考嗎?如果一切都周全,奠基典禮以後,就能開工大吉。

至於奠基典禮,一般都要請法師去灑淨,儀式進行大概十分鐘左右。其實,「心淨國土淨」,不過做過灑淨的儀式,至少他會安心;灑淨以後,和尚會簡單說法,接著要能可以有一個相當的人,來說明這項建築的意義,以及未來性的規畫。典禮完成的時候,主持者要說三句話:奠基順利、開工大吉、工程圓滿,祝福大家平安。

其實,佛教對於人生的生活指導,人世間的禮儀規範,都有一套儀式,只是沒有積極的去推廣。像在西方,國王、總統要登基時,都有天主教的神父來替他加冕,才算正式登基;新人結婚,也要到教堂由神父證婚;星期天,人民必定到教堂去做禮拜,可以說宗教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反觀中國的佛教,和人民的生活都慢慢在脫離關係,讓人不需要佛教。所以我就想,佛教應該要承擔起這些禮儀的主持,像結婚典禮、壽誕之禮、兒童命名禮、毓麟之禮、喬遷之禮、灑淨典禮、喪葬儀式等等,讓人在世時,乃至於走到生命盡頭,都需要佛教,讓佛教的生活性、人間性遍布於人的一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