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樹下繪本
文/呦呦
太空站在無法隨時補入來自地球水的狀況下,如何將現有的水資源高效能的循環再生?從1960年代美國的太空任務,到後來的太空站,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開發出能將尿液、汗水等廢水重新處理成飲用水的淨水技術。這些淨水技術如活性碳吸附、逆滲透(RO),後來經過商業化應用於日常與災難現場。沒想到吧,這是因為太空人而設計出來的!
過濾技術 淨化水質
顧名思義,淨水器能夠有效去除水中雜質、汙染物、微生物與異味,讓水質達到可使用或直接飲用的標準。現代化的全球汙染愈加嚴重,人們了解到水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於是淨水器成為家庭常見配備。
淨水器運作的原理多樣,如透過物理過濾、化學吸附或反應、生物處理等,當然目的都相同,在於淨化水質。簡單介紹以下:
物理過濾:透過陶瓷濾芯、無紡布或不鏽鋼網等濾材,過濾可見雜質如泥沙、鐵鏽、懸浮顆粒等,是最基本的淨水方法,對去除細菌、病毒或化學汙染物的效果有限。
活性碳吸附:活性碳材料的多孔性特質具有極佳的吸附能力,能將水中的餘氯、有機物、異味及某些重金屬有效去除,搭配其他過濾技術,可提升淨化效果。
逆滲透(RO,Reverse Osmosis):RO膜是可過濾極微小分子的高科技薄膜,幾乎所有的溶解性固體、細菌、病毒、重金屬及其他汙染物都能夠去除。當水在壓力的作用下通過RO膜時,汙染物被攔截,通過的只有的純水。
超濾(UF,Ultrafiltration):超濾膜能夠去除細菌、大部分病毒及鐵鏽、膠體等較大分子物質,保留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UF淨水器不需用電,不產生廢水,與RO相較節能環保。另外超濾膜種類繁多,如啟濾裝置使用中空纖維式的,無法過濾重金屬有機化合物,宜煮沸飲用。
紫外線殺菌(UV):紫外線燈照射水流可有效破壞細菌、病毒的DNA,達到殺菌效果。一般搭配其他過濾方式,提供多重保障。
電解與奈米技術:部分高端淨水器結合電解技術,水質可調整為鹼性或酸性,使用奈米銀、奈米氧化鋅等是提供殺菌、抗菌的功能。
淨水效能 類型有別
家庭常根據使用環境與喜歡的處理方式而選擇不同類型的淨水器,常見的有:
廚下型淨水器:安裝於水槽下方,多層過濾如先以PP棉或陶瓷濾芯進行過濾,再由活性碳吸附有機汙染物,後搭配RO膜或UF膜淨化成飲用水,品質高且穩定。
RO純水機:水質淨化最完全,適合飲用及烹飪。使用多層過濾與RO膜,過濾出幾乎純淨的水,也產生一定比例的廢水。
桌上型濾水壺:運用有活性碳與樹脂的濾芯過濾餘氯、異味及部分金屬離子,構造相對簡單,淨水效果較不高但便於移動使用。
中央淨水系統:安裝於家庭進水端以改善整戶的水質,能有效去除泥沙、氯氣、鐵鏽等雜質,保護輸送管線與設備,常搭配中央軟水或RO系統使用。
掛壁式淨水器與飲水機結合型:多採用RO或UV殺菌技術,常見於辦公室或公共場所,處理水質外也供應熱冷水。
使用須知 智慧生活
使用任何類型的淨水器,最重要的是定期更換濾芯,濾芯是直接影響水質與淨水效率的核心零件。不同類型的濾芯使用期限各異,也與當地水質有關,請記得,詳閱使用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