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安區 穿越時空天堂路 百年印象昭和町

文/人間社記者周倫 |2024.01.01
1266觀看次
字級
殷海光故居。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市定古蹟「義芳居」。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台大行政大樓為市定古蹟。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昔日的「昭和町」如今已成為美食文藝天堂。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台北聖家堂。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瀰漫濃濃日式風情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台北教育大學內的市定古蹟──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大禮堂。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台北清真寺。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台灣師範大學行政大樓為市定古蹟。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大安森林公園生態池。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文/人間社記者周倫

台北市大安區舊名「大安庄」,日據時期成為文教區,設有台北帝國大學、台北高等學校等學府,如今是台北市人口最多、密度最高的行政區;區內有全台最大的清真寺、天主教堂,以及可以在都市中享受「森林浴」的大安森林公園。

大安區位於台北市的「蛋黃區」,但在明末清初,這裡是凱達格蘭族口中的「大加蚋」(沼澤)地區,只有一些凱達格蘭族人散居其間;直到康熙末年才有泉州安溪縣先民前往墾荒,至今仍留有源自安溪的「迎尫公」傳統民俗信仰活動。

相傳清乾隆初初,安溪先民渡海來台時,遇到狂風暴雨,所幸船中供奉的保儀大夫(張巡)顯靈保佑,讓先民化險為夷,後來定居木柵,蓋了集應廟,供奉「尫公」保儀大夫,每年農曆1月12日,居民會從木柵迎來「尫公」驅除田園害蟲。

天堂之路 多元宗教街道

新生南路匯集各種宗教的聖堂、寺廟、佛堂、禮拜堂,從南到北計有懷恩堂、真理堂、清真寺、聖家堂、台北教會、衛理堂等,因此搏得「天堂之路」的稱號。

台北清真寺是台灣最大的伊斯蘭教禮拜場所,建於1960年,曾獲訪台的伊斯蘭國家元首、國王、親王捐助建寺基金,也接待過多位穆斯林國賓,建築結合阿拉伯和奧圖曼風格,有圓頂禮拜大殿、洗淨水房、禮堂、辦公室、喚拜尖塔等,1999年列為市定古蹟。

台北聖家堂是台灣最大的天主教堂,建於1965年,鳥瞰呈十字架型,內部為帳篷式結構。聖家堂的彩繪玻璃來自比利時耶穌會教堂,是19世紀法國藝術家李維克依據《聖經》中的故事繪製,1998年比利時教堂進行改建,而將百年彩繪玻璃轉贈給台灣,2000年12月由專業設計師及故宮博物院技術人員指導鑲嵌於教堂上。



都市之肺 大安森林公園

被譽為「都市之肺」的大安森林公園,早在1932年就被台灣總督府規畫為「七號公園」,但一直未興建。國民政府來台後,曾在此建立兩座眷村、空軍通信大隊、憲兵營區、憲兵藝工大隊、軍中廣播電台、聯勤印刷廠等,1975年時任總統蔣中正逝世後,一度被列為中正紀念堂候選基地之一。

現今的大安森林公園是1994年完工開放,園內種滿植物花卉,有音樂台、兒童遊戲區等,並有一座占地0.7公頃的生態池,是鷺科鳥類群聚繁殖的場所。2015年起,台北市政府又陸續設置3處小生態池,並在小生態池內孵育螢火蟲,讓都市居民也有機會欣賞到螢火蟲。



市定古蹟 三合院義芳居

清末,安溪移民陳氏族人在台北盆地建了三合院宅第「義芳居」,是台北最早的古厝之一。古厝窗子採用的石材,是來自新店、景美一帶的砂岩,屋頂是硬山式燕尾翹脊和青瓦,為北台灣安溪厝的代表,記錄台北盆地的開拓史。



懷舊街區 自由主義學風

日本昭和初年,日人在大安區設立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前身),「昭和町」因台北帝大的設立而發展為住宅區,是許多帝大教授的居所。「殷海光故居」是帝大教授宿舍之一,植物濃綠青翠,充滿濃厚的文藝學術氣息。

位於金華街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本是日據時期台北刑務所官舍,經過修復後,保留日式老木屋及古蹟圍牆,引進文藝與美食,成為老屋新生的生活園區。

台灣大學創立於1928年,自日據時代以來,均以自由主義學風聞名,紅磚建築的行政大樓,正門有古西臘式圓柱,內部有華麗的大廳和階梯,是台北市定古蹟。

老和平東路沿路有台灣師範大學、北師附小、台北師範學校等,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師資和學子。台師大前身為創立於1922年的台北高等學校,學校行政大樓、禮堂、普字樓、文薈廳等4棟建築為市定古蹟。

台北教育大學創立於1895年,前身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區內有市定古蹟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大禮堂,為歐洲建築風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