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鞋演變

文/一元  |2024.04.08
309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一元

數千年來,鞋子一直被用來保護腳部,鞋子的演變,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從最單純的包腳布、草鞋,後來變成皮底、厚重的鞋;又再變成超輕量、耐磨防震、彈力透氣的科技鞋;近年竟然又流行起極簡風裸足鞋,也符合了史學家所說的:「歷史是週期性不斷重演的過程」!

那麼你曾想過世界上第一雙鞋是什麼時候製造的嗎?最早的鞋子,是用山艾樹皮製成的涼鞋,歷史要追溯到西元前7000〜8000年的時期,這是1938年,人們在美國俄勒岡州的一個洞穴中,發現這鞋子的歷史,至今,仍是已知最古老的鞋子標本。最古老的皮鞋也在2008年,在西亞的一個洞穴中被發現,據說可追溯到西元前 3500 年。

製鞋演進 歷久不衰



根據歷史的研究,這種粗糙的鞋子與涼鞋,早就使用了幾個世紀,但由於材料極易腐爛,幾千年後很難找到標本。不過我們從壁畫中看到的夾趾涼鞋,在古代埃及很常見。

「轉鞋法」是中世紀使用的製鞋法。這個命名,是因為它被從裡到外組裝在一起,然後在完成後,將其正面朝外,因此鞋底與鞋面之間的主要接縫,延長了鞋子的使用壽命,同時抑制水分從鞋中滲漏接縫。後來,接近16世紀時,增加了雙層鞋底,以提高舒適度與耐用性。如今,轉鞋方法仍然用於一些專業舞鞋的製造。

1500年左右,轉鞋法在很大程度上被「貼邊蘭德法」所取代,其中鞋面、內底和外底縫合在一起。貼邊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勞動強度最大且最耐用的製鞋方法之一。直到1800年左右,大多數皮鞋的製作並沒有區分左腳與右腳。

18世紀中葉,製鞋業變得更加工業化,但大部分工作仍由手工完成。隨著1846年縫紉機的引進,製鞋機械化開始推進。18世紀中後期的其他發展有助於製鞋業轉型為工廠化。

無縫鞋底 使用膠水



無縫縫鞋的製造流程於1910年開發出來。從那時起,材料、黏合劑與製造流程,各種進步工藝逐漸衍生出來。鞋底曾經是手工費力縫製的,現在已透過機器批量生產及黏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