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金城 朱子公講學浯洲 鄭成功練兵金門

文/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2022.05.02
4511觀看次
字級
金城鎮模範街是金門現存最具特色的老街。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邱良功母節孝坊」為國家一級古蹟。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仿古興建的燕南書院。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茅山塔是金門西半部最高的地標。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莒光樓。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翟山坑道可容42艘小艇進出。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水頭聚落「得月樓」。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退潮後,可由金門本島步行至建功嶼,步道兩旁還有人像裝置藝術。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浯江書院。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珠山聚落民宿,延續古厝生機。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建功嶼上的鄭成功石雕像。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文/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金門古稱「浯洲」,魏晉時代即有人移居金門避禍;南宋理學家朱熹曾二度赴金門講學;明末鄭成功也曾在金門練兵。島上文風鼎盛,古蹟處處,書院、洋樓、海景、碉堡、民防坑道等,構成金門的多元風光。

浯江書院 傳承朱熹遺風

金門原有四大書院,依興建年代分別為:(南宋)燕南書院、(元代)金山書院、浯洲書院、(清代)浯江書院。浯江書院於清乾隆年間興建,是金門現今僅存的古書院,書院後方的朱子祠為國家二級古蹟。

由於朱熹曾在金門興建燕南書院,帶動金門地區文風,因此明清兩代,進士輩出,後因年久失修而傾毀。2008年由金門文化局委託民間仿古重建,2012年底開館。

母節孝坊 見證金門歷史

金門鎮總兵署,原址為「金門第一才子」許獬(許會元)讀書之地。許獬是明萬曆29年(1601年)進士,清康熙年間將總兵署遷移至此。總兵署前的木棉樹,高約23.6公尺,胸徑約131公分,有「金門木棉樹王」之譽。

在總兵署附近的「邱良功母節孝坊」是國家一級古蹟,建於清嘉慶17年(1812年),為表揚浙江提督邱良功守節28年的寡母而立。邱良功出生35天,父親便辭世,由母親許氏含辛茹苦養大,獲朝廷旌表。

戰地風光 坑道轉型觀光

金門曾為戰地,遺留有大量的軍事遺跡,其中的「翟山坑道」是823砲戰期間、耗時5年鑿成,提供登陸小艇搶灘運送補給之用,1998年開放觀光。翟山坑道為花崗岩開挖而成,猶如一個天然音箱,也是金門國家公園舉辦坑道音樂節的場地。

位於縣治地底下的金城民防坑道,全長約2560公尺,目前僅開放1260公尺觀光,狹小的坑道,牆上有國軍作戰的壁畫,內部設有民防展示館、緊急救護站、砲擊聲光體驗區、作戰指揮中心、庫房區等,並播映戰爭影片。

莒光樓是一幢3層樓的仿古宮殿式建築,興建於1952年,用以表彰金門歷次戰役中英勇官兵事蹟。在1959至1964年間,莒光樓4度被中華民國郵政總局做為郵票主題,與太武山的「毋忘在莒」勒石同樣具代表性。

摩西分海 泥灘上活化石

延平郡王祠對面的建功嶼,地形險要特殊,有「浯江溪口的衛兵」之稱。退潮時,民眾可從金門本島逐步至建功嶼,因此又稱金門的「摩西分海」。建功嶼泥灘地有紅樹林,是「活化石」鱟的繁殖場。

建功嶼上有一座高達9公尺的鄭成功石雕像,為福建省南安市於2008年贈予金門。

金門有三大古塔,分別是:太武山倒影塔、水頭村茅山塔、金門城文台寶塔。這三大古塔是早年附近海域船隻的航行指標。其中,茅山塔為金門西半部最高的地標,塔旁設有步道、觀景平台,可遠眺后豐港、建功嶼及金城市區。

水頭聚落 保存華麗建築

位於金城鎮西南隅的水頭,又名「金水」,保存有全島最多、最精美的閩式建築與洋樓,金門俗諺:「有水頭富,無水頭厝」,意思是即使像水頭村一樣富裕,但要擁有像水頭村那樣華麗的房舍並不容易。

其中的「得月樓」建於1931年,是水頭聚落黃輝煌經商致富之後,聘請福建匠師設計建造,早年為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物,並以「近水樓台先得月」,取名為「得月樓」。

珠山聚落則是金門最大的薛氏聚落群,薛氏祖先在元朝至正年間(1340年)由廈門薛嶺逃至金門避難,定居於此,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珠山聚落現有不少民宿,延續古厝生機。

明遺古街 絢爛歸於平靜

位於金城鎮北門遺址旁的明遺古街,有600多年歷史,過去曾是繁華熱鬧的市集,又有「買菜街」之稱,清朝初年政經中心移往後浦,逐步沒落。為了留存「金門第一街」的印象,老街上3棟建築改為故事館,展示舊時常民的生活樣貌。

金城鎮模範街原名自強街,1925年由金門商會會長傅錫琪集資興建,由32間連廊式洋樓店屋組成,是金門現存最具特色的老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