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惠中寺2日舉辦「佛光山中區道場2025年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前)證盟受戒。圖為近600位皈依受戒者與心保和尚、所有引禮法師大合照。圖/人間社記者吳雨彤
心保和尚為皈依受戒者甘露灌頂。圖/人間社記者吳雨彤
【人間社記者李雪麗台中報導】佛光山惠中寺二日舉辦「佛光山中區道場二○二五年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證盟受戒。近六百位來自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等地,甚至基隆、印尼及美國的佛弟子,找到安頓身心的依靠,提升信仰層次。年紀最小的是出生僅兩個多月的堂兄弟陳柏善、陳沐實;年紀最長的則是求受五戒的九十八歲李秀薇。
心保和尚開示,皈依受戒如同找到依靠,兒童要依靠父母方能成長,小草需要陽光才能茁壯,大眾依靠三寶則可以延續法身慧命,增加福慧,讓身心更加解脫自在。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間,是大眾修行的範本。佛陀在菩提樹下於臘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了知世間一切實相,能夠隨因緣變化,無所執著,便能解脫自在,成就般若智慧。
生起堅固信心 行菩薩道
心保和尚接著說,人們常執著於一句話或一個臉色,而導致心裡不愉快,若能轉念放下,便能得到身心自在。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機緣,因此要有成佛的信心,修行能讓自己更趨近於佛道。
經典是無盡的智慧,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憑藉的是修行的經驗,更成就三藏十二部經。心保和尚呼籲大眾,受戒後要聽聞正法,閱讀典籍,具備正知正見,以遠離煩惱。此外,要親近弘法僧團,與大眾一起成長進步。要做佛教的不請之友,經常回寺院參加法會、活動,乃至擔任義工,把握修福修慧的因緣,正信佛教徒一定要對三寶產生信心。
「發願盡形壽生生世世皈依三寶,產生堅固信心,是究竟的修行之道。」心保和尚強調,受戒不要有被束縛的想法,其實,反而是保護,就如同遵守交通規則,便能保障行車的安全,因此受戒是多一層保護。提醒受戒者要生起歡喜心,更要發願生生世世盡未來際行菩薩道,見佛聞法,才能讓福德智慧不斷增長。
總引禮佛光山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提醒戒子,受戒後,參加法會即要搭上縵衣,提醒自己也提醒別人,能免除不好的因緣,也鼓勵戒子發心在佛道上用功。
持守戒律 同行趨向佛道
功德主林郁晨十餘年來,與太太林惠貞幾乎沒有缺席過惠中寺的大型法會,每日並固定持誦《藥師經》及〈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林惠貞於二○二四年求受五戒,今年他也跟進發願受戒,希望帶著清淨的心持守戒律,護持正法。
彰化縣線西鄉頂犁村村長林美貴因「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與佛光山結緣,加入佛光會線西分會。此次一看到有三皈五戒的訊息,便馬上報名,還邀約鄉民代表陳姿燕及頂庄社區榮譽理事長柯淑滿等人一同求受五戒。受戒圓滿時,法喜充滿內心,特別感謝會長協助報名及法師們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