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kimi
文/姚文邦
那天傍晚,我剛放架設好帳篷,女兒就跑過來說:「爸爸,有隻像螳螂又像黃蜂的怪東西停在桌子上!」我一看,果然是一隻讓人眼睛一亮的昆蟲:牠有修長的觸角、銅褐色的胸部、帶鉤的前足,還有一對透明細緻的翅膀,看起來像是螳螂、又像黃蜂。
但仔細一看,牠既不是螳螂,也不是蜜蜂。牠是自然界的「變臉高手」,銅頭鐵螂蛉(Climaciella brunnea)。
銅頭鐵螂蛉是台灣特有的稀客,屬於脈翅目鐵螂蛉科(Mantispidae),名字中的「鐵螂」,是因為牠的外形酷似螳螂(俗稱「鐵螂」),但其實與螳螂並不屬於同一目。
求生天賦 雙重擬態
這種昆蟲最大特色,就是牠的雙重擬態能力。首先,牠的身形與前肢酷似螳螂,有像鐮刀一樣的前足,能在捕食時快速夾住獵物;其次,牠身體的配色與比例又神似某些黃蜂,讓許多天敵以為牠是會螫人的昆蟲,不敢輕易接近。
這樣的雙重擬態,在昆蟲界可說是極高段的生存術。牠利用模仿螳螂來嚇阻小型昆蟲,模仿黃蜂來欺騙掠食者,真正讓牠站在「中立區」:獵物怕牠,掠食者也怕牠。這種偽裝,不只是保命招式,更是一種演化的藝術。
寄生間諜 攻守偽裝
但比外型更驚人的是牠的生活史。鐵螂蛉的幼蟲階段不像一般昆蟲那樣單純,而是會潛入蜘蛛的卵囊中寄生。母鐵螂蛉會將卵產在蜘蛛網附近,孵化出的幼蟲會等待獵物靠近,然後抓住機會「搭便車」進入蜘蛛巢穴,等到蜘蛛產卵後,牠們便潛入卵囊裡,以蜘蛛卵為食。這段幼蟲期不但精密且高風險,也讓鐵螂蛉被稱為「寄生間諜」。
當我將這些介紹給孩子聽時,姐姐瞪大眼睛:「原來有些昆蟲是用變臉來保護自己耶!」妹妹則忍不住畫了一張牠的草圖,還幫牠取了名字叫「騙騙大將軍」。
這讓我不禁想起自然界中另一個著名的擬態者「枯葉蝶」。牠展開翅膀時色彩鮮麗,合起翅膀時卻像一片落葉一樣靜止在地上,幾可亂真。擬態,是許多動物用來求生、狩獵或偽裝的天賦能力,而鐵螂蛉的擬態,則兼具「攻」與「守」的功能,真正做到全方位偽裝。
銅頭鐵螂蛉不是常見昆蟲,但只要細心觀察,有時候你會在戶外燈下、植物叢中或窗邊意外發現牠的身影。牠們不會螫人,也不具毒性,對人類來說是無害又迷人的觀察對象。若你在家中或郊外偶遇牠,不妨蹲下來靜靜看看這位「扮演高手」,牠可能正用複眼打量你,思考著:你看穿我了嗎?
在我們與昆蟲的相遇中,常常藏著一堂生動的自然課。這一次,是銅頭鐵螂蛉教會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有時候不靠強壯,也不靠速度,而是靠智慧與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