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內〈睡蓮〉等52件真跡 6月11日登台開展

曹麗蕙 |2025.05.20
284觀看次
字級
哈薩姆的〈在法式庭園中採花〉,融和印象派的光影與美國本土精神。圖/富邦美術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由富邦美術館與美國伍斯特美術館(Worcester Art Museum)攜手呈現的「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將於6月11日重磅登場,這次將由莫內〈睡蓮〉領銜,率領哈薩姆〈在法式庭園中採花〉、卡薩特〈雷娜.勒費弗抱著裸嬰(母與子)〉等,共40位畫家、52件印象派真跡抵台。

這次空運來台的52件館藏真跡,匯聚法國印象派巨擘莫內、雷諾瓦、沙羅、塞尚,以及美國代表性印象派大師卡薩特與哈薩姆等,完整勾勒印象派從巴黎走向世界的軌跡。

展覽的亮點作品包括包括印象派開山始祖克勞德.莫內經典的〈睡蓮〉,這也是他晚年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創作之一,透過層層疊疊的筆觸、流動的色彩,捕捉水面上瞬息萬變的光線與時間感,展現對光與色彩的終極追求,是印象派走向現代抽象藝術的重要橋梁。

有「美國莫內」之稱的柴爾德.哈薩姆,他的〈在法式庭園中採花〉,色彩繽紛、清新脫俗,完美融合印象派的光影與美國本土精神。美國印象派最重要的女畫家之一的瑪麗.卡薩特,是當時極少數能打入法國印象派圈子的女性藝術家,有別於其他印象派畫家鍾情於塞納河派風光,她選擇描繪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時刻,經典的〈母與子〉精準捕捉親情的真摯與溫暖。

富邦美術館表示,展覽將深入呈現印象派繪畫3大關鍵特色:捕捉眼睛所見的瞬間印象、走出畫室進行戶外寫生,以及運用明亮色彩與鬆散筆觸展現光與空氣的流動感;同時帶領觀眾穿越印象派的誕生、在歐洲擴展,以及美國印象派的獨特發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