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善處強鄰解肘腋之憂

 |2024.05.21
234觀看次
字級

社論

新任總統賴清德就職接掌政權後宣示,會走民主和平繁榮路線。之前,商企、傳媒和政壇各界已提出很多建言,希望政府能安邦護民,務實改善低薪、高通膨、高物價問題;優化人民進取和產業發展的大環境。

台灣現有產業規模奠基於李國鼎和孫運璿時代,由紡織而石化、鋼鐵、造船,成功轉型的半導體等電子業更撐起半邊天;前瞻未來,亟需開發市場、創新技術,建構有成長力的優質產業。

中國大陸是台灣最重要的市場,兩岸商貿必須互惠順暢,才能擴大百工百業發展空間。現行的非核能源政策,造成電價上漲,空汙危害,減碳成果落後,極不利於投資,撞壁的政策必須調整。

民生方面,自詡優越的健保,雖生病投醫易,治癒卻難;台灣醫療保健支出占國民生產總額比重,低於日韓美,投資不足,致平均壽命少於日韓;幼、老的照護破洞,是青壯世代後顧之憂。

台灣不婚不生的人口危機已近固化,媒體調查報導指出,通膨、低薪使焦慮的中產階級買不起房、怨入錯行、怕孩子更辛苦。穩定社會的工薪族群想搶救下沉世代,可是政府端不出有效政策,又錯置和消耗了寶貴資源。

安邦護民是政府天職,民進黨政府緊跟美國,將台海問題國際化,以平衡大陸壓力。但單邊附美路線,在島內並無共識,政、學界多認為美歐西方勢力遠水難救近火,政府應善處強鄰,尋求穩定的和平。

台灣該如何應對兩岸與中、美?朝野各有主張,從而衍生出意識形態、歷史認知、族群認同等多元分歧。台灣本是移民家園,逾九成來自大陸,屬炎黃子孫,有共通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統稱中華民族。

可是台灣經過明鄭、大清統治、日殖的治理,回歸中華民國後,因內戰兩岸對峙至今。近三十年來,主張台灣應獨立自主的政客與學者,發展出南島民族、台灣新興民族、新台灣人等論述,自外於中華民族。

這套種族論,違反遺傳基因曲線等科學檢測。當英美等國已流行選擇基因測試劑禮盒(DNA testing kits)當耶誕禮物,庶民居家即可驗DNA自我探源。南島民族說徒供黨派腦們深化台灣社群分歧,和本土、外來的差別意識,受傷的是台灣族群凝聚力。

新政府有肘腋之憂,對內,是朝野對抗、社群分裂。論憲政體制、改革民主、轉型正義、充公黨產、監管媒體、司法正義,多流於你贊成、我反對,無法凝聚社會力,共創新局。

對外,如何處理好兩岸關係,解臨戰風險,是新政府要務。多年來台灣為備戰,支出龐大軍費,致科研創新、教育體系、醫療保健等投資不足。老舊都市更新、防災與生態、改善交通安全,同樣缺乏資源因應。如能善處強鄰,從政治面緩解肘腋之憂,等同取得了妥處公共事務之鑰。

面對艱難危疑,新政府應作系統性提綱挈領的檢討與改革。賴總統說過:「我親中愛台,沒有反中。」此說順乎種族、文化傳承,為愛台,加計友美足矣。

開放兩岸民間交流,台海和平,內可舒緩分歧,穩定政治,讓人民信得過政府;當社會凝聚力變強後,內自強,外必能贏得大陸與國際尊重。賴總統的就職演說關照全局;但為政不只靠侃侃而談,論述之後的實踐,始見真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