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84】社會學家塔布斯 揭示母親 如何形塑文明史 文/楊慧莉 |2024.05.11 語音朗讀 17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塔布斯呼籲,我們應用新的方式感謝母親,感謝她們成為我們生命中的領導者、照護者和教導者。圖/Pexels塔布斯在當了母親後,更能感受母職對社會的影響。圖/LAist明天是母親節,在我們慶祝之餘,塔布斯鼓勵我們提升母親的權益。圖/Pexels塔布斯分享貝爾迪斯(左)、亞伯達(中)和路易絲(右)的故事,凸顯母親在文化上的重要性。圖/Post News Group社會學家塔布斯志在用「說故事」修正當今社會對母職的觀感。圖/New Book Joy塔布斯出版的《三位母親的故事》廣受好評。 圖/Macmillan Community-Macmillan Learning 文/楊慧莉 又到了歡度母親節的時刻!母親對許多人的成長至關重要,不過其影響力往往被低估,僅局限於家庭。今有社會學家塔布斯透過揭露三位跟民運有關的母親故事,彰顯母職所深具的文化性……貴為 人母 從研究、書寫看到新使命安娜‧瑪萊卡‧塔布斯(Anna Malaika Tubbs)是跨域專家,對當今和歷史性的種族、性別和平等問題瞭如指掌。她畢業於史丹福大學人類學系後,便前往劍橋大學深造,先後獲得跨域性別學碩士學位和社會學博士學位。之後,她不僅順理成章的成為社會學者,並積極投入社會運動,還出版了一本廣受好評的著作《三位母親的故事》(The Three Mothers: How the Mothers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Malcolm X, and James Baldwin Shaped a Nation)。深受母親身教影響塔布斯的生涯發展,跟她的黑人女性身分及成長背景息息相關。原來,她深受母親身教的影響。由於母親曾到海外不同大學任教,塔布斯的成長之地遍及杜拜、墨西哥、瑞典、愛沙尼亞和亞塞拜然。不僅深受不同文化和信仰的薰陶,其母在所到之地伸張婦幼權的做法也讓她耳濡目染。她的母親常說,「只有婦女在社區有表現,那個社區才會有發展,如果婦女權益受忽視,該社區就會持續陷入各種問題而無解。」最讓塔布斯印象深刻的是,她的母親在為各地的婦幼謀福利時會「設身處地」,如她曾深入伊拉克、阿富汗、南蘇丹,了解當地婦幼需求,因為她想親自認識那裡,跟當地人會面。而今,塔布斯在史塔克頓市伸張性別正義,直言不諱。二○一八年,她首當其衝,發布了史塔克頓市婦女狀態報告,並雇用了史塔克頓市首位性別正義官員。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先生剛好就是史塔克頓市長。在先生競選期間,她陪在一旁幫忙助選,也常發現當地性別意識薄弱,「居然都沒有市民問候選人可以為婦女做些什麼。」於是,她跟丈夫說,「這是不對的。如果你沒有跟婦女狀況相關的數據,就等同在市政拼圖上缺了一塊。」所幸,她的先生聽從其建議,補足相關數據,藉以改善婦女處境。彰顯黑人婦女故事作為黑人女性,塔布斯深感有必要解決黑人婦女故事從人類歷史中消失的缺憾。其中,有些人的生命事蹟關乎她們兒子的作為。她不解,明明很重要,為何大家都不知道她們的故事?而且容許這些故事被抹煞、被遺忘?於是,她決定改變,要將她們的故事分享給全世界。事實上,塔布斯在念博士班時就想加入其他學者,一起翻轉黑人女性故事遭抹煞的窘境。後來,她決定透過三位母親的生命故事探索美國民權運動。之所以聚焦於民運,是因為這是人們常用以談論和慶祝男人身為領導者的區塊,但他們其實都為人子,其母親影響力不可小覷。過程中,塔布斯鎖定三位女性:民運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的母親亞伯達‧金恩(Alberta King)、作家暨社會活動家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的母親貝爾迪斯‧鮑德溫(Berdis Baldwin)及另一位知名民運領袖麥爾坎‧X(Malcolm X)的母親路易絲‧蕾托(Louise Little)。之所以選定這三位,原因之一是她覺得這些女性的故事很有趣,即便她當時所知有限,再來是她們彼此之間只差了六歲,她們各個來頭不小的兒子彼此間也只有五歲之差,以及她們代表著黑人經驗細微而多樣的差異性。母職具文化重要性有趣的是,塔布斯在鑽研三位民運人士之母的故事並書寫成書時,她自己也當媽媽了。懷孕,讓她與這些研究對象產生了「惺惺相惜」的連結,這讓她很喜悅,「特別是美國黑人婦女要懷孕生子挺危險的,不管有沒有受教育、有沒有資源和各種關係,都很容易在懷孕期間和生產期間死去。」在書寫《三位母親的故事》時,塔布斯覺得自己的生命很有力量、很有影響力,也很重要。她希望更多的黑人婦女也能有相同感受,別再自甘被抹煞,而是要改變現況,藉由分享自己的故事,並大方的站出來說,「我在這裡,值得被認可。」作為社會學家,塔布斯相信「說故事」可修正當今社會對母職的觀感;如果能藉由將母親放在中心位置,我們不僅得以改善她們的生命,每個人的生命也將因此受益;而想讓組織和政府給予母親所迫切需要、也值得擁有的資源,首先是認可母職在文化上的重要性。她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見這個轉變,並以此為自己的使命。飲水 思源 從文明史一窺母職重要性根據塔布斯的觀察,母親常被視為一個無私的個體,沒有他人需重視的需求;如果在家照顧孩子也已習慣了不受重視的感受,因為養兒育女看似不具「生產力」;如果有上班,為了在職場上受重視,甚至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有小孩;如果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有成就,也無法居功,因為沒人會將孩子的成功歸功於母親。由於母親不受重視,「難怪美國至今仍未建立普遍的產假和育嬰假、育兒津貼等,以至難產而死的危機始終存在,疫情期間一堆媽媽得被迫離職,這些悲劇的後果卻傷害了我們的下一代、社群、甚至國家經濟。」亞伯達有志卻難伸塔布斯花了多年時間研究三位婦女的故事。她認為這三位母親的故事顯現了其一,我們很容易漠視母親的重要性,其二,無視其需求和貢獻就不會介入和支持。儘管逝者已矣,但她相信這三位母親的故事可以提供指南,讓我們為今日的母親和她們所影響的每個人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首先是民運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的母親亞伯達的故事。一九○三年,亞伯達出生於亞特蘭大市,父母是教會領袖。她從小就是社會運動家,加入示威遊行,並相信基督信仰應跟社會正義結合。長大後,亞伯達成為一位有天分的策畫者和音樂家,以及三位孩子的母親。在結婚前,她有大學學歷和教師證,原本想從事教職。然而,當時的法律規定,已婚婦女不能教書。儘管與教職無緣,但亞伯達仍盡其所能,教育和保護她的家人和社群。不過,她卻沒有得到對等的照顧和保護,一次在教會彈奏福音歌曲時遭人從背後開槍射擊,悲劇性的結束了一生。路易絲與貝爾迪斯第二個塔布斯鑽研的故事起於十九世紀末的格瑞那達。故事主角叫「路易絲」,是一位深受祖父母影響,鼓吹黑人尊嚴和獨立的小女孩。十七歲,她靠一己之力來到加拿大蒙特婁宣傳黑人解放的訊息,並加入加維(Marcus Garvey)所領導的泛非洲運動。她後來成為一位多語言學者和社會運動家,還把八名小孩帶到世上,其中叫小麥爾坎的孩子後來成為赫赫有名的民運領袖麥爾坎‧X。由於丈夫遭謀殺,路易絲三十多歲便守寡。一個白人社工到她家,質疑她養育孩子的方式,便找了一名白人男性醫師評估她的狀況,說她心智不正常,妄想自己遭人歧視,最後在違反個人意願下把她送到療養院,長達二十五年,並送走她的每個孩子,安置在不同的寄養家庭。第三個故事則開啟於一九○二年的馬里蘭州一個小鎮,主角是貝爾迪斯,生命初始便沒了母親。只是,這個女孩在黑暗中仍活出光明與愛。她是個有天分的作家,用散文鼓勵周遭人擺脫痛苦和仇恨。十幾歲時,她到紐約展開新人生。在那裡,她有了自己的家庭,成為九個孩子的母親,長子便是美國知名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當時,貝爾迪斯除了給人幫傭養兒育女,也常遭丈夫家暴多年。當地警官不僅沒有給予協助,還常騷擾其社區,她只能獨自忍受痛苦。丈夫過世時,她也只有三十多歲,卻以一個單親之姿獨力撫養子女長大,為此深感驕傲。換個方式感謝母親塔布斯認為,亞伯達、路易絲與貝爾迪斯的故事可代表眾多母親的經驗,特別是黑人母親;如果我們都認同母親是生命中必須、強大的、有自己的需求和個體性,並值得社會給予支持,此刻就該用故事和政策去反映出來。她相信,如果我們在說媽媽的故事時能反映出她們的重要性、影響力、完整性、人性等,就比較容易讓大家感謝她們所扮演的角色,進而支持她們,給予一切必要的協助。她也呼籲,我們要用新的方式感謝母親,感謝她們成為我們生命中的領導者、照護者和教導者,不要再用她們無私、需求可以遭漠視的方式去感謝她們,並問問自己可以如何支持她們作為回報,包括以各種媒體反映母親的真實樣貌,並給予母親產假和育嬰假、育兒津貼、公平的健保系統、甚至有保障的薪資等。「我們可以改變對母親的敘述觀點,一旦這麼做時,整個世界對大家而言將會變得更好、更公平。」塔布斯這麼說。 前一篇文章 【生活智人110】神經科學家布魯爾 運用正念療法 助你擺脫壞習慣 下一篇文章 【風雲人物51】 丹‧卡特 把人生掙扎 變成助人資糧 熱門新聞 01【故事你與我】充滿正能量的小姑2024.10.2802【生態攝影】 賞鳥趣 假日騎機車與野鳥相遇2024.10.2703【詩】小瑕疵2024.10.2804【未來超能力】 腦波溝通 隔空解碼2024.10.2705【人生百味】我很好2024.10.2806佛光山傳授五戒菩薩戒 海內外戒子清淨身口意2024.10.2807【院線片】清新微甜戀愛物語《擅長捉弄人的高木同學》2024.10.2608中華傳統宗教總會 團結宗教促和諧2024.10.2909【中醫專欄】 天涼了,會讓您頭痛嗎?2024.10.2610【老師的話】 為何學佛?2024.10.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生活智人120】食物&氣候專家 莎拉‧雷克:多素少葷 健康護生愛地球【趨勢人物92】數據應用達人賈西亞 藉助AI找回失去的記憶【趨勢人物91】莎拉‧朱斯托力推打破虛實界線 創造更多愛的連結【生活智人119】社會心理學家 洛威利:生命意義大於個人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生活智人120】食物&氣候專家 莎拉‧雷克:多素少葷 健康護生愛地球【趨勢人物92】數據應用達人賈西亞 藉助AI找回失去的記憶【趨勢人物91】莎拉‧朱斯托力推打破虛實界線 創造更多愛的連結【生活智人119】社會心理學家 洛威利:生命意義大於個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