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身負重擔嗎? 你需要 Me Time 一下!

文/蘇鈺茹、蔡詩詩、陳祺杰(諮商心理師)  |2024.05.18
288觀看次
字級
如想讓自己變得更勇敢,也可在Me Time時嘗試參與攀岩等休閒活動。圖/Pexels
編織毛線時,可讓人放空、放鬆,是一項不錯的  Me Time 活動。圖/Pexels
每個人在Me Time時會做的活動大不相同,有些人需要相當清楚的儀式與目標。圖/Pexels
Me Time時,也可學習攝影等新技能。圖/Pexels

文/蘇鈺茹、蔡詩詩、陳祺杰(諮商心理師)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專屬的時間、空間去緩和自己的情緒。高壓來襲時,我們不一定都得立即積極面對。我們可以停下腳步喘口氣,重整步伐,讓腦中混亂的思緒平靜下來,也許我們會找到不同的觀看視角,發現新的出口。

K年約四十歲,經營社區雜貨店,給人負責、積極的印象,與人互動也相當客氣。小觀剛搬到這個社區,對社區還不是很熟悉,K也常會與小觀聊一聊社區的大小事。小觀好奇K怎麼會選擇待在社區經營雜貨店。

K說道:「這是我爺爺創立的雜貨店,不過我原本夢想跟幾位朋友一起組樂團,只是家人不支持,尤其是我奶奶。她覺得我不該過於浪漫,不應該總想著音樂、想著樂團,而是該找份正經的工作做,也希望我回家幫忙經營家中的生意。畢竟我爸年事已高,我媽又生病,無法長時間協助我爸維持雜貨店。」

「其實我媽是支持我的,她覺得人生苦短,過得開心比較重要。但是奶奶對我有很高的期待,認為媽媽眼光短淺,不顧我未來的生計,其他家人也都站在奶奶那一邊,認為我應該多忍耐,畢竟誰沒有過必須犧牲、放棄想要做的事情的經驗。況且幫忙家中的雜貨店也不是一件壞事!」

一天,小觀在雜貨店外看見K緊閉著雙眼坐在車裡,連忙上前敲敲K的車子詢問:「你還好嗎?是太累睡著了嗎?還是怎麼了?」

K尷尬地表示:「我沒事啦,剛剛我只是在想一些事情。我每天都會提早一點來店裡,花一點時間待在車上。你知道,車子的空間給我一種特別的感受,好像是不同的世界,可以將自己與雜貨店分開,甚至將自己與家人分開。在這短暫的幾分鐘裡,我可以將自己的思緒歸零,什麼都不要想。當然,我有時也會想一下等等要做什麼事情,順一順今天要進行的工作,就像幫店裡貨品上架一樣,我也在清點今日的工作、活動。」

「那就好,我還以為你昏倒在車子裡了!不過你剛剛說的聽起來很有自己的儀式感,既可以幫你放鬆一下,也可以讓你準備好面對一日的挑戰!」小觀回應道。

「儀式感嗎?好像有一點,我也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習慣,讓我可以好好地呼吸,穩定自己、充充電。這樣一來,即便今日的事情很煩人,我好像也比較有力氣去面對。可能我對家人的態度也是這樣,我沒辦法脫離他們,但至少我可以準備好再去面對他們,這樣我比較有緩衝的空間。」K說。

每個人都需要  Me Time

當我們的人生受到他人牽制時,喘息的空間、放鬆的時刻可能就是一種解方,我們需要這樣的時刻重新連結自我,找回人生的方向。

Me Time指的是專屬於自己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最重要的就是回應自身的需求,好好地照顧自己。

並非某種性別、某種工作狀態的人才需要Me Time,每個人每天都會遭遇到一些情境壓力,若沒有留心去調整、宣洩,這些壓力將會一點一滴累積,直到壓垮自己。

擁有Me Time也並非逃避,而是一種短暫的休息、一種保養,就如同睡眠、吃飯一樣重要。透過大腦、神經的放鬆,我們才有餘裕回頭處理先前的困境,面對新的壓力。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專屬的時間、空間去緩和自己的情緒。高壓來襲時,我們不一定都得立即積極面對,急於處理當下的問題,有時反而容易因過於專注於事件細節而忽略整體狀況。這時,我們可以停下腳步喘口氣,重整步伐,讓腦中混亂的思緒平靜下來,也許我們會找到不同的觀看視角,發現新的出口。

自我療癒可以這樣做

每個人在Me Time時會做的活動大不相同,有些人需要相當清楚的儀式與目標,有些人則是偏好放空,或是做些一時興起的活動。下面將列舉一些方向,幫助讀者找出較適合自己的項目。

●從五感出發:精油按摩(嗅覺、觸覺)、聽音樂(聽覺)、憤怒屋、拳擊、砸枕頭紓壓(觸覺)、高空彈跳(視覺、觸覺)、泛舟(觸覺)、衝浪(觸覺)、騎馬(觸覺)、賽車(視覺、觸覺)……。

●跳脫原有習慣:去購物、與好友聚餐、離開原本居住的城市、騎腳踏車、環島旅行、更換不同的路線/方式去目的地、拍張不同的照片、享受一份夠好的餐點……。

●改變自我形象:做造型/剪髮、仔細打扮自己、化妝、替自己買新衣服、微整形、嘗試不同的服裝風格……。

●做運動:瑜伽、跳舞、重訓、廣場舞、爬山、踏浪、打籃球、打棒球、踢足球、打羽毛球、打桌球、慢跑……。

●培養興趣:露營、釣魚、組裝模型、編織毛線、參與藝術工作室、玩遊戲機、玩桌遊、KTV唱歌、看一部電影、看一齣表演、看畫展、聽一場音樂會、參加一場重要的宴會、完成百岳設定、探訪世界各大奇蹟景點……。

●學習新技能:烹飪、縫紉、捏陶、繪畫、攝影……。

●執行願望清單:列出願望清單,並找時間付諸行動。

以上活動可以自己一個人,或是找朋友一起進行。你也可以在從事這些活動前,先做一些自我設定,讓自己明白做這些事的意義,增加動力:

●從外而內:試著讓自己的外在狀態變得與過去不同,並讓內心符合外在的設定。例如,透過選擇不同的衣著風格來改變自己的氣質,讓自己喜歡自己、欣賞自己。

●從內而外:試著設定不一樣的內在特質,並配合內心的狀態調整外在環境或自我表現。例如,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勇敢,可以嘗試參與諸如攀岩、拳擊等較為激烈的休閒活動。

(摘自《不想談也沒關係:心理師帶你以非語言方式,為封閉的心靈打開些許空間,擺脫失落,獲得療癒》,商周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