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張逸軍友善大地 推廣蔬食與生活禪

曹麗蕙 |2024.05.07
713觀看次
字級
熱愛蔬食的張逸軍(右圖),舉辦活動時都會自製蔬食料理,也會用心擺盤(左圖),希望更多人愛上蔬食。圖/張逸軍提供
療癒學院創辦人張逸軍為舞者出身,特別以此為根據地,結合食農藝,推廣生活禪與蔬食。圖/仁山仁海藝想堂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位於汐止食養山房內的療癒學院,是一處台北近郊的世外桃源,沐浴其中你能聆聽到蛙叫蟲鳴、溪水潺潺,感受風拂山林,夜晚更能欣賞月光灑落的詩意。創辦人張逸軍為舞者出身,特別以此為根據地,結合食農藝,推廣生活禪與蔬食,他形容:「取名療癒學院,並非指我們被自然療癒,反而是希望人類能透過自身行為,友善、療癒孕育萬物的自然大地。」

說話直率、笑容爽朗的張逸軍,渾身綻放熱情真誠的氣質,他是首位入選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的台灣人,在經典名劇《Dralion》中擔任首席舞者;2012年他返回台灣,創立「仁山仁海藝想堂」,期許透過表演藝術,牽起人們與大山大海連結,發掘土地之美,去年還獲得「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殊榮。

感受大自然 進而改變行為

在新竹湖口長大的張逸軍,自小受篤信佛教的外婆影響,常到佛寺薰習,並在新竹佛光山法寶寺皈依,法名乘耘。談到吃素因緣,他回憶約5、6歲時,他都會跟著外婆和二阿姨去新竹壹同寺拜佛念經,並留在齋堂用餐,「每一道齋食雖然簡單,都能品嘗到法師們的『用心』,我很喜歡那個氛圍。」美好的味覺記憶,開啟他蔬食第一哩路。

此外,張逸軍放學後常到山林「野放」,蝴蝶飛舞、魚兒優游、鳥兒啼叫等活躍的生命姿態盡現他的眼前,再對比在菜市場被宰殺的雞魚,讓他萌生「牠們不該放在餐盤上」的念頭。味覺與視覺的雙重記憶,敦促他思索不該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傷害生命,「對我來說,吃蔬食,是一種先思考,再選擇的實踐。」張逸軍道。

「其實你不吃肉,選擇更多」,張逸軍表示,當覺知打開,就會「眼界大開」,發現除了肉類,還有蔬菜、水果、堅果、豆類等太多豐富的選擇。樂於推廣蔬食的他,2008年加入「太陽劇團」後,還會到中央廚房煮蔬食風味餐,如煎豆腐、地瓜薑湯等,讓上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者,都能一嘗華人蔬食的好滋味。

張逸軍返台後,與汐止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結為好友,2020年起進駐食養山房5、7號文人雅室的茶空間,創辦療癒學院,定調以「食農藝」為主軸,邀大家從生活禪裡回歸自我,覺察身心變化,體會、感受與自然間的微妙關係,進而在生活中,自發性選擇出友善、療癒大自然的行為。

為此,張逸軍在療癒學院規畫「望月.潮──跨夜12小時銅鑼浴」活動。「我們就是跟著月亮走。」他笑說,現代社會傍晚下班後的6點至10點,可能是和親友吃飯、慶生、Party等社交最熱絡的時段,「但我們希望在『滿月』這個時序轉變的12小時中,鼓勵民眾不用手機、不看書、不對話,沒有晚餐、宵夜,只有簡單茶水,邀大家在月光相伴,頌鉢銅鑼浴樂音中,沉澱身心,同時打開感官體驗,感受自己與大自然的連結。」

蔬食文化節 相互交流鼓勵      

隔日清晨,他還會帶領參與者漫步山林,晨溪淨沐:把雙腳泡在溪水中,感受生命的流動與清涼,甦醒身心;接著在自然中冥想靜坐,聆聽大地萬物呼吸,然後回到療癒學院自製簡單的能量蔬食當早齋,共同體悟「每個食材都是大地的恩賜」。

對於本周五即將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辦的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張逸軍充滿期待,「蔬食是一種生活法門,藉由這個平台讓全台蔬食商家、吃素的群眾齊聚一堂,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更多茹素者感覺到『We Are Not Alone』。」他認為,這樣的交流能讓大家彼此鼓勵,「繼續朝對的路上邁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