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卉林 重現文學大師葉石濤身影

文/木木田木 |2024.03.30
818觀看次
字級
許卉林(左2)監製紀錄片《大俠胡金銓》,在金馬獎走星光大道。圖/金馬影展FB
蔡英文總統(中),表揚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導演許卉林(右)、監製林靖傑(左)。圖/華映娛樂提供
許卉林。圖/吳致碩
動畫家吳識鴻將葉石濤的小說透過藝術家轉譯創作成為影像。 圖/華映娛樂提供
葉石濤肖像。攝影/林柏樑 圖/華映娛樂提供
不少民眾藉由觀賞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了解台灣文學歷史。 圖/台灣文學紀念館
在顛沛中創作不輟的葉石濤。圖/華映娛樂提供
導演許卉林。圖/吳致碩

文/木木田木

2022年,一部描述台灣文學重量級大師葉石濤(1925-2008)的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在迎對阿湯哥和巴斯光年的大片夾擊中順利上檔,雖然市場形勢艱難,卻博得各種好評,讓導演許卉林,感受到猶如葉石濤當年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文學創作歷程……

在白色恐怖時代,明知「寫作是天譴」的葉石濤,數十年來舉步維艱在稿紙上奮鬥,夜以繼日背負著無所不在的監視與壓制,甚至因芝麻小事一再被約談、關押,仍不改其志的寫小說、散文、評論、回憶,甚至還寫出了連學者都寫不出來的《台灣文學史綱》,因而博得「北鍾(鍾肇政)南葉」的文壇美名。

是值得被記住的名字

畢業於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的許卉林導演,在影像創作領域裡,具有導演、企畫、監製等多重身分,擅長劇情片,曾入圍金鐘獎,未料人生首部院線電影,卻是一部傳主已逝的文學紀錄片,是什麼原因,讓她決定接下挑戰?

在此之前,許卉林已同時身兼《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三吳晟《他還年輕》,以及《大俠胡金銓》兩部紀錄片監製,時間緊迫下再接拍葉石濤紀錄片,無疑是個巨大挑戰。

「除了想多嘗試之外,最主要是背後有一個默契團隊支撐。」至於真正的臨門一腳,是來自一篇莊紫蓉女士〈自己和自己格鬥的寂寞作家〉的訪問資料。

為揭開迷霧接下重任

「身為導演,和拍攝對象一定要有生命連結,這篇訪問有別於維基百科的生硬介紹,讓我看見立體、充滿故事的葉老,他不只飽讀詩書,連對藝術、音樂都有涉獵。」儘管受訪當時葉石濤已77歲,思考脈絡仍富有邏輯,語言節奏獨特。

「別看葉老輩分老,地位高,他可是金句王,擅於幽默自嘲。」在現代台灣文學領域裡,葉石濤無疑是扛鼎作家,談吐之間卻親切一如鄰居阿伯。

「他像一棟謎之建築,外觀雄偉,但無法想像裡面是什麼風格。」因為充滿好奇,許卉林決定接下重任,入內一探究竟。

先期作業勤讀眾作品

進入前期策畫,許卉林才發現,葉老作品集可不是1、2本,而是23本。「好在之前不知道,否則可能會打退堂鼓。」許卉林笑言,務實認真做功課的過程,讓該片監製林靖傑形容:「像在攻讀博士班,簡直到瘋狂的地步。」

生於日治晚期的葉石濤,十幾歲便以日文寫作,是天才型的少年作家,可惜在時代命運捉弄下,光復後卻淪為白色恐怖政治犯,入獄3年。加上官語從日語改為華文,當時外省作家與反共文學興起,讓所有日治晚期的作家,因文字具「日文風」而難以躋身文壇,幾乎只能封筆。

最大考驗為轉譯文字

「25至40歲是作家創作的黃金期,但葉石濤卻整整空白了15年。」許卉林感嘆,葉老在背負政治犯的汙名下,只能勉強作為一名流浪教師,想辦法在各地教書。

儘管一生坎坷,但他始終筆耕不綴,不但完成巨作《台灣文學史綱》,成為現代研究台文史的重要文獻,身後亦留下諸多創作,讓許卉林興奮得覺得頗有發揮空間。

「如何將傳主的文字轉譯為影像,是十分有趣的一環。」一向喜歡實驗性、幽默、詩意影像語言的許卉林,深信文字的背後,意謂無限可能的表現形式。

創作者們的時代交匯

「紀錄片、文學、台文都偏小眾,我希望用影像詮釋,一方面展現葉老文字親切易讀特質,一方面希望有更多人閱讀葉石濤。」歷時近8個月,許卉林看遍各種藝術表演,甚至連皮影戲都考慮過,最後在各種有限資源條件下,選擇了動畫、舞蹈、落語、舞台劇、舞蹈劇場共5種、11位藝術家,一同詮釋葉老筆下的文學世界。

但葉老創作的時代背景特殊,新生代藝術家們不曾經歷過日治、戒嚴時代,如何詮釋到位,青年藝術家們各有不同解讀妙方。

舞台劇有角色扮演,透過人物分析和生命經驗代入,並無隔閡。「雖然年代久遠,但人物的核心生命狀態是恆久性、相通的,演員曾分享說,葉老筆下角色的孤寂感,就像舞台劇演員在曲終人散時,感受到的孤寂是一樣的。」

學習跨領域創作語言

而舞蹈劇場以文本〈牆〉演譯白色恐怖坐牢,被捉弄、被限制的不自由感,讓原本不懂舞蹈劇場表演形式的許卉林,從頻頻發問到最後接受舞蹈演員們提議的「與其用頭腦分析,不如用身體思考」。

「過程中,我學到了各種藝術創作語言的運用。」許卉林開心說,各領域的當代藝術家,進入葉石濤的文學世界,重新解讀、詮釋、演譯,最後藉由電影為載體紀錄,成就一場作家、導演、藝術家的超時空對話。

許卉林深信,雖然葉石濤曾說「寫作是天譴」,但或許「寫作也是天選」,身為創作者最大的幸福就是,只要還有人閱讀、討論,作品便能重生,作家亦是永恆。



時代之聲 還原真實語言

電影中的另一大亮點,在於語言和聲音的轉譯與還原。

「葉老文字平易近人,或許是因其年少時,慣以日語寫作有關。」其實葉石濤的母語為台語,但也擅以日文寫作,國民政府來台後,禁用日文改為華文,葉石濤以自身天賦,成功轉換成中文創作,但許卉林推測,或許葉老腦中乃以台語或日語構思,最終再轉中文……

於是她在片中大膽設計,以台語朗讀作品,搭配中文字幕,可能更貼近作者當下創作狀態。「雖然不知真實性幾分,但我盡力去接近、表達我所感受到的葉石濤。」

歷時三年半,《台灣男子葉石濤》終於製作完成,光是剪輯就花了一年時間,拍攝期間也曾面臨資金缺口、時間壓力。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了,至少團隊信念一致,每個人都努力跟葉老產生連結,可以說用了500分的力量做功課,最後濃縮成100分的電影。」然拍攝結束後,團隊終究逃不過解散命運,但許卉林樂觀看待,仍慶幸「曾親身參與這項奢侈的藝文創作歷程。」

葉石濤用一支筆和堅持,紀錄了一個時代。台灣電影工作者儘管資源有限,但從未輕易妥協。同為創作,同樣堅持,或許也是對葉老精神的一種致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