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的愛國情懷

文/閻崇年(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歷史學家) |2024.05.20
285觀看次
字級

文/閻崇年(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歷史學家)

我與星雲大師的初見面

上個世紀八○年代,中美文化交往剛剛開放的時候,我作為訪問學者到美國,聽到在美的華人和美國學者講到星雲大師的故事,但是我一直沒有機會和大師見面。

到了九○年代,1992年,海峽兩岸剛剛開始學術和文化的破冰之旅,我作為中國大陸第一批專家學者到台北參加海峽兩岸清史檔案研討會。

會議期間,人們都談到了星雲大師,但是當時行程非常緊湊,我也沒有機會見到星雲大師。再後來,我連續三次到台灣學術交流,星雲大師或者在美國、東南亞等地,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一直沒有機會謀面。

2008年,這年的年初,我在北京的家中,突然有一個人敲門。我開門一看,面孔很陌生。他說:「我是從台灣來的,星雲大師派我把他的新書《雲水三千》送給您。」我一翻,書上有星雲大師的簽名,我非常感謝。來者還說,「大師邀請您去台灣講學,還邀請您到揚州的揚州講壇做一次演講。演講的題目就講袁崇煥。」我說,「既然星雲大師定了題目,又邀請我講,我很高興,時間你們安排。」揚州之行很快就安排了,按照約定的時間,我就到了揚州。

那次開講之前,我突然接到星雲大師從台灣打來的電話,說:「你今天到揚州講壇演講,我很高興,我祝你演講成功。之後在適當的時候,邀請你到台灣來講學。」我非常感動,星雲大師在百忙、千忙、萬忙之中,還記得我要來揚州講壇。

我演講完之後,回到北京心久久不能平靜。2008年4月30日下午,我正在家裡寫東西,突然接到一個電話。第一句話,說:「我是星雲。我現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我要去看你。」

我一聽,是全世界聞名的星雲大師啊,比我年長,遠遠從台灣而來,要到家裡來看我,我太感動了。我說:「大師,我去看您,北京的道路我熟悉。」大師說:「那好,我馬上要到國家大劇院,我們就在國家大劇院的門口見面。」我馬上出門打了個車,車就開到國家大劇院的門前。

國家大劇院建好之後因為種種原因我還沒去過,那是我第一次到國家大劇院。下了車,到劇院門口還有一段距離,我就看到星雲大師坐著輪椅,在大劇院的門口,很多人簇擁著。看到我來,工作人員推著大師的輪椅到我這個方向走,我也疾步地往前走。有認識的人和我握手,我邊握手邊繼續朝著星雲大師走,見著星雲大師,我說:「大師啊,您精神非常好,您來北京,我來看您來了。」

星雲大師說:「我啊,年紀大,視力不大好,所以很少看電視,有一天我突然打開電視,你在裡面講袁崇煥,我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和尚,人間的苦難我看得太多了,可以說,幾乎很少有事情能夠打動我,但是你講的袁崇煥打動了我這個老和尚的心。」

星雲大師說:「你講的,事理圓融。既有道理又有故事,既深刻又好聽,所以我喜歡聽你講。你講袁崇煥的愛國精神,我請你到台灣講學,講一年,把這種愛國精神講給台灣的青年聽,教育青年一代。」

我說:「大師,我非常感謝,也非常榮幸,但是今年的計畫已經做了安排,一年的時間可能不行。」他說:「那就半年。」我說:「現在已經4月30號了,可能也有困難。」他說:「那就三個月。」我就不好再推辭了。我說:「大師,我聽從您的安排。」大師馬上轉過身,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抓緊辦手續,請閻教授到台灣講學。」

我與星雲大師心靈相通

很快,台灣方面把手續辦好了,我就去了台灣了,到了台灣的佛光大學,校長給我發聘書。我說:「校長,我要備備課,了解一下情況。你給我點時間,我到台北故宮博物院看看檔案,準備一下講課的講稿。」校長說:「閻教授你隨便安排,你準備差不多了我就開課。」每天接送我到博物院查資料。

有一件事令我感動不已。我到台灣的第二天,喝茶時,突然接到一個從北京打來的電話,我夫人給我打的,說家裡出了點事情,遇到了一點困難。一旁的法師看我表情不對,問我怎麼了。我就說了怎麼回事。後來,我猜想是報告星雲大師了,幫助我解決了這個困難。

後來我才知道,是佛光山駐美國的法師幫我解決了。星雲大師要處理的事務太多了,竟然為我的小事情,一直到美國,幫我解決,讓我非常感動。

再後來,我第一次在台灣見到了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說我邀請你一起看一看、走一走。大師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很容易敞開心扉對談。不知不覺我們就談到吃飯的時候。

我在那住著的時候,一天晚上十一點了,星雲大師的侍者到我這敲門,說:「師父派我跟您商量一件事情。明天師父要去台中講學,邀請您一起去。師父說,他做嚮導,跟您講沿途的名勝古蹟故事。請您沿途給他講清朝歷史。」

我們按照約定,第二天早上八點出發。沿著山路,我們一路走一路講,路上書記室的法師們就把我們講的話都錄音。

到了活動地點,星雲大師講座,結束後我們又聊,到了晚上七點左右才回來。星雲大師說:「你跟我一起吃頓飯,看看我吃的飯怎麼樣。」星雲大師的飯就是一碗麵條,早上、中午、晚上都是吃的一碗素麵條。這一天,我算了一下,我們倆談了十二個小時,沒有中斷。

後來我統計了一下,我在佛光山,見星雲大師,一共談話有幾十個小時。我快要離開的時候,書記室的幾位法師,已經把我和星雲大師的談話錄音整理出來了。他們發給我,讓我看看人名地名等等有沒有不對的地方。星雲大師眼睛不好,他們就把內容讀給大師聽,邊讀大師邊改。

後來把這些資料整理出書,書稿整理好了,書名怎麼定呢?星雲大師讓我定。我說讓星雲大師定。星雲大師讓大家定。來來回回起了二十多個書名,一直定不下來。後來一個周末,我家小孩回來了,聽說了這個事,建議叫《合掌錄》,海峽兩岸,佛學和史學,交流融和。星雲大師說很好。從這一件事就能看出來,星雲大師很尊重別人的意見,這是大師博大的胸懷。

2019年我去台灣最後一次見星雲大師,談到《合掌錄》的稿費,星雲大師堅決不要。後來我說,那我就交到佛光山的文教基金會吧。大師說很好。

我回憶了一下,我和星雲大師一共二十次見面和會談。全地球七十億人,我能和星雲大師見面二十次,最長一次談話十二小時,多麼難得。所以後來我一聽到星雲大師圓寂的消息,悲痛不能自已。星雲大師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我不能與之相提並論,但是我們的心靈是相通的。

星雲大師的八「大」

我覺得我見的人也不少了,特別是我學歷史,喜歡看歷史人物傳。清史到明史大概二十萬左右,加上其他朝代的人物,數不勝數。我看人物傳,不是以百計、以千計、以萬計,而是以十萬計。不光看,還要比較,縱向、橫向比較,要評論。作為歷史學家,誰都評論,政治家有評論,比如秦始皇、漢武帝也評,書法家有評論,王羲之也評。

從學歷史的角度,怎麼看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從1927年出生,十二歲出家,九十六歲圓寂。他把人生中八十五年的時間獻給了眾生。我們看星雲大師的九十六年人生,特別是出家以後八十五年以後的歷史,星雲大師處於什麼地位?我認為有八個「大」。

大慈大悲。星雲大師去世之後,有媒體採訪我,問我認為星雲大師的主要貢獻是什麼,星雲大師最寶貴的精神是什麼。我認為兩個字,慈悲。慈愛,星雲大師愛別人,所以別人也愛星雲大師。憐憫,別人有困難,星雲大師想辦法幫助他擺脫這些困難,使他精神振奮,克服這些困難往前走。而且不是對某一個人或者某一群人,而是對所有人,這是大慈大悲。

大智大慧。我從小受儒家教育,儒家文化講究仁義禮智信,智,排在第四位。星雲大師卻說,悲智願行,智排第二。為什麼呢?我當時覺得很不解,就問星雲大師。星雲大師笑了笑。一旁的法師解釋說,人會犯錯誤,不是因為德不夠,而是因為智不夠,是因為智而犯了錯誤,所以智很重要。

大心大願。星雲大師的願望是要把一個和尚做好。星雲大師1927年出生,親歷了南京大屠殺,看到了戰亂帶來的苦痛,抱定了出家的決心。星雲大師也曾加入抗日的隊伍,體現星雲大師青年時的愛國之心。

大踐大行。實踐能力、行動能力非常強。我當時在佛光山參加一個一萬人左右的大會,連續七天七夜,最後散場之後,三十分鐘之內,現場乾乾淨淨,一個紙片、一個礦泉水瓶都沒有,令人驚歎。從星雲大師到所有的人,都有一種踐行的精神。

星雲大師說自己是五個「無」:無家室、無地產、無房產、無存摺、無鑰匙。這是對自己多大的約束力,這種人格的力量,一般人做不到。

星雲大師「人生三百年」

我們常說人生百年,星雲大師還在世時,我曾跟他說,星雲大師您是三百年。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人工作,兩個單元「上午、下午」,但是星雲大師有四個單元「早上、上午、下午、晚飯後」,這就比別人多出兩個單元兩百年。

星雲大師問我,那還有一百年呢?我說,周末、節假日,人家休息,您不休息,您又多出來一百年,所以您是「人生三百年」。

我讀了佛教史後認為:中國兩千年的佛教史,就僧人之禪修、學識、事功、地位、影響和貢獻而言,前一千年之一僧,是玄奘大和尚;後一千年之一僧,則是星雲大師。北宋建隆以來,歷史在在評說:佛學千年史,星雲第一人!因此,於人間佛教之弘法,於世界五洲之影響,星雲大師是中華北宋以來佛學史上,大慈悲、大智慧、大志願、大踐行的千年一僧!(摘自作者於揚州鑑真圖書館「揚州講壇」講座內容,2023年5月13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