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渡河19年 守護孩童求學路

 |2025.09.18
95觀看次
字級
任達兵(右2)不僅在孩子上學路上付出,教室內更細心指導。圖/新華社
任達兵(右3)每天清晨陪伴學生過河上學,用堅持守護偏鄉孩子求學路。圖/新華社
即使交通條件改善,任達兵(右1)仍親力護送孩童。圖/新華社
任達兵(左2)每日護送孩童上下學,為湖南、貴州交界的孩子搭起最安全的上學之橋,19年如一日。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在中國大陸湖南省花垣縣與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交界,清水江把村與校分在兩岸,也見證一位鄉村教師19年的守護。2006年起,任達兵每天清晨吹響哨子,帶著跨省而來的學童集合登船、靠岸,再護送進校門;黃昏時,他再確認孩子們平安返家。風雨、學期更迭,此一護學行動卻從未間斷。

任達兵出生於農村,自幼見識到偏遠地區教育資源的匱乏。2006年,他做為代課教師來到湖南省磨老友誼小學,幫忙教學,但他很快發現,位在隔壁貴州省碗森村的孩子,每日必須乘木船穿過江才能到學校,不僅路途遙遠,更有安全隱憂。於是他自發擔起護送責任,確保孩子們不被地理與邊界限制學習的權利。

磨老友誼小學地處湖南、貴州邊界,碗森村與學校之間隔江為界,學生須乘渡船跨越清水江,每日來回上學。起初任達兵要一個一個背學生渡河,以確保安全。隨著交通船升級、條件改善,他的護送方式也隨之調整,但初心未變:守護學生安全上學。

交通條件改善  仍堅持護送

過程中,他面對的不少大自然的挑戰,像是枯水季節河流乾涸,小船無法通行;每逢冬天,寒風刺骨;雨季河水湍急,渡船風險高。此外,更有跨省行政協作與維護安全設施的困難。孩子人數曾經高達四十多人,但隨著城鎮化與交通改善,現在只剩下少數幾名仍須每日渡河上學的學生。即便如此,任達兵從未間斷他每天的護送任務,19年來未曾發生安全事故。

學生代瑞欣說,從學前班到六年級,都是任老師護送她過河上學;她說從任老師身上看見「堅韌與責任感」,這樣的榜樣讓她願意更努力學習。

教學方面,任達兵不僅在孩子上學路上付出,更在教室內細心指導。他教數學、科學也兼任體育,從代課老師到通過考試取得編制,課堂上耐心解答問題,學生們稱讚他「講得清楚」、「能把難題拆解開來」。教師同儕與校長亦讚他教育品質穩定,教書育人的熱忱深受家長與社會肯定。

教學耐心穩定  熱忱受肯定

歷年來,任達兵獲得的榮譽包括「優秀班主任」、「師德楷模」等,他認為這些獎項雖然珍貴,但對他而言,更重要的是看見孩子們能夠接受教育、看到他們因為上學而眼中閃光。當學生從學前班一路到六年級,他知道,是他的吹哨聲、渡河橋與教室裡的一聲聲「老師」,構築孩子們走出大山的步伐。

任達兵讓教育不因省界而隔斷,不因山河而中斷。未來,他希望能有更多設施改良,例如更安全的渡船、更完善的橋梁建設,減少孩子們每天面對的險阻;也盼望社會與政府,能給予守望者更多支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