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黏土教室】古風老屋輕黏土創作

文/Max |2025.07.28
129觀看次
字級
製作步驟: 12牆面加上窗戶、大門等細節,提升整體感。 圖/Max
製作步驟: 8使用海綿塗上仿舊色彩,強化視覺效果。 圖/Max
製作步驟: 1準備黏土、飲料盒、保麗龍底板、海綿、樹枝、白膠等材料。 圖/Max
製作步驟: 10使用黑色黏土製作屋瓦,並刻印紋路。 圖/Max
圖/Max
製作步驟: 7用工具製作凹凸紋理,模擬出老牆斑駁的感覺。 圖/Max
製作步驟: 11將屋瓦安裝至屋頂,屋簷可加入燕尾造型。 圖/Max
製作步驟: 15樹上可以加上果實,用暖色點綴堅硬的石材。做到這兒,古風老房完成! 圖/Max
製作步驟: 4將泥土混合白膠,保留部分顆粒感,模擬泥牆質感。 圖/Max
製作步驟: 6按形狀切割後,貼在飲料盒外側作為牆面。 圖/Max
製作步驟: 3將飲料盒黏貼在底板的適當位置。 圖/Max
製作步驟: 9用工具壓印出磚牆的紋理結構。 圖/Max
製作步驟: 2在底板上塗色,讓地面更具自然感。 圖/Max
製作步驟: 5鋪平混合物,作為牆面貼皮。 圖/Max
製作步驟: 14加上院子中的植物與果實,畫龍點睛,充滿生氣。 圖/Max
製作步驟: 13用黏土做出石頭顏色,堆疊出院牆。 圖/Max

文/Max

你是否曾想過,古時候的人是怎麼蓋房子的呢?人類的居住環境歷經千百年演變,從建材、形式到工法,都隨著文明進步不斷演化。

泥土磚房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數千年。在黃河流域的文化遺址中,常見半地穴式、地面式等夯土建築。這些房屋不僅展現建築技術,更蘊藏豐富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智慧。建築形式也反映了當時的地理環境、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

泥土磚房主要利用當地土壤,如黃土、紅土等,透過「夯土」技法建造。將泥土、沙子、碎石、稻草等混合,再分層倒入模板中,反覆夯實,使牆面堅固耐用,具備良好的承重與保溫效果。福建的土樓就是夯土建築的代表,雖然材料簡單,但這些房子歷久不衰,見證了古人的智慧。

即使現代建築採用磚瓦、水泥與鋼筋,夯土工法仍被視為環保、永續的建築方式,許多建築師也從古法中尋找靈感。今天,我們將透過複合媒材創作活動,模擬古早的夯土磚牆建築,一步步打造出具有古風的中式老房子。準備好材料,一起來動手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