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姚文邦
假日午後,我帶著兩個女兒在書桌前翻閱動物圖鑑。小女兒忽然皺著眉頭問我:「爸爸,鱷魚怎麼知道自己要生男生還是女生?」
我笑了,這問題帶著一種孩子才會有的單純好奇。於是我把書翻到鱷魚那一頁,指著沙洲上堆成小丘的巢穴說:「其實,不是鱷魚媽媽決定的,也不是鱷魚爸爸,而是太陽在決定的喔。」
「太陽?」大女兒瞪大眼睛,滿臉疑惑。
生男生女 溫度回答
「對啊!」我故意壓低聲音,好像在講祕密,「當太陽把沙土烤得暖暖的,如果溫度在31℃~33℃左右,就會孵出男生鱷魚;如果比較冷或比較熱,就會孵出女生鱷魚。所以一窩鱷魚蛋裡,可能會因為巢穴上下的溫差,孵出不一樣的性別。」
小女兒驚呼:「那不是太陽在挑選嗎?好像在玩開關一樣!」
我點點頭,接著補充:「不只鱷魚,很多烏龜與蜥蜴也是這樣。有些恐龍,科學家也猜可能是由太陽決定牠們的性別。」
大女兒若有所思地說:「那如果地球變得太熱,鱷魚是不是會幾乎都變女生?」
氣候變遷 影響命運
她這句話讓我愣了一下。孩子的直覺,其實觸碰到科學家正在研究的問題,氣候變遷,正影響著這些仰賴溫度決定性別的生物。
我拍拍她的肩膀:「妳說的沒錯,所以保護環境,不只為了我們,也為了那些靠太陽決定命運的小生命。」
小女兒聽了卻咯咯笑起來:「那以後我們看到鱷魚,可以說『這是太陽的孩子』!」
「嗯,太陽的孩子。」我也笑了。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知識不是冷冰冰的答案,而是能讓孩子們心裡長出想像力的小火苗。就像鱷魚的性別,並非寫在染色體上的字,而是由陽光、沙土、河岸、以及大自然的溫度共同譜出的歌。